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光、火焰、火星。发光是固体物质微粒被灼烧的结果,如镁条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焰是指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结果,受热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固体或液体燃烧时一般都能产生火焰。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实际是硫磺受热时变成的硫蒸气在燃烧。火星一般是沸点很高的固体燃烧产生  相似文献   

2.
1.发光、火焰、火星发光是固体物质微粒被烧灼产生的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受热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固体或液体燃烧时一般都产生火焰。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实际是硫磺受热时变成的硫蒸气在燃烧。火星一般是沸点很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火星实际是炽热的固体或固体熔化物。如,固态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这些火星实际是炽热的四氧化三铁的熔化物。2.烟、雾、烟雾烟是大量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如,磷在…  相似文献   

3.
光与焰 光与焰都是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光是固态物质被灼热或点燃而发生的,如镁、磷、碳等的燃烧;火焰是可燃性气体、易气化的可燃性液体或固体燃烧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几个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同的教师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教学后的命题、对学生试卷的批改、评分标准的确立等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我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 对“光源”的认识课本中对“光源”的定义是:“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并在定义前例举“如太阳、电灯、蜡烛的光焰等都能够发光”,故都是光源。我们注意到定义是“能”发光的物体为光源,并非正在发光的物体为光源,并且例举中也提到“电灯”是光源,不必考虑电灯是否正在发光。在教学中即可认定电灯是光源,而不必考虑是否有“通了电的”或是“开关闭合的”条件,其次,书本中特别提出烛焰是光源,因为蜡烛的火焰能发光,是光源,而蜡  相似文献   

5.
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搧就灭,可为什么带火星的木炭块却越搧火星越亮呢? 蜡烛燃烧时是先熔化,再气化,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出现火焰。焰心的成分是蜡烛蒸气,外焰主要是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温度很高的CO_2和水蒸气,内焰既有燃烧产物又有没完全燃烧的蜡烛蒸气。当空气以较快的速度流经蜡烛火焰时,火焰各部分的气体都能随空气一起流动,使可燃性气体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  相似文献   

6.
自然教材第五册《光》和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十册《光的传播》都要求学生认识光源的概念:“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可是我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给学生讲并板书“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我认为这样教是不对的。因为“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有两点含义,其一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其二是指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擦燃的火柴、通电的电灯,而“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就包括没有点燃的蜡烛、没有擦燃的火柴、没有通电的电灯等,这些物体在不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不能发光,所以就不是光源,因此,讲“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L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河水C二氧化碳D.液态空气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万一碰倒引起火灾,立即用水扑灭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放人水中,观察有无气泡冒出C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立在桌面上D.给物质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的内焰部分…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2005,(5):28-30
发光是固体物质被灼烧时产生的现象。如镁条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中的有些知识.正向讲是正确的.但逆向讲就不正确了、现列举如下: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构成物质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还有离子、原子。2.同一种物质的式量相同.但式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件物质、加H,S(人与H。P();的式量都为98o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浅蓝色。但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浅蓝色的可燃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有CO、Cll;等。4.一般情况下.CO;不支持燃烧.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CO。,还有N。、稀有气体等。5.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LI做燃烧,记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中常常有许多决定命运的时刻,永恒的火焰在昏黑的灵魂中燃着了,好似电灯在都市的夜里突然亮起来一样。只要一颗灵魂中蹦出一点火星,那个期待着的灵魂就能借此灵火燃烧。  相似文献   

11.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形成的发光发热的气团。准确弄清火焰的最高温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气焊、气割时,其火焰最高温度限定了它所能熔化的金属材料的种类。火箭喷气管要经得住所用高能燃料的火焰最高温度才能正常工作等等。本文特从理论上对火焰最高温度的计算进行讨论。一、原理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可燃性粉尘具有很小的直径和大的表面积,与空气有着极大的接触而积,因而特别容易着火。当一旦有火焰或火星存在时,靠近火源的粉尘首先受热燃烧起来,产生更多的热。同时可燃性粉尘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气体的体积较大,高温时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非常大。整个燃烧的过程只需要极短的时间的反应,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便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3.
“燃烧”是一种既普通又神秘,既简单又复杂的自然现象。说它普通,就是我们天天见到,如烧饭、吸烟等;说它神秘是指科技、艺术大师们利用燃烧进行的种种表演.如:电影特技、盛大节日的焰火、大型运动会的火炬点燃等;说它简单,就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说它复杂是指燃烧的种类多,不易控制等,如:燃烧在有限的空间急速进  相似文献   

14.
一、理解与应用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1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粉末B.铝材制成推拉门C.纸张燃烧D.铁矿石炼成铁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颜色发生改变B.发光、发热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沉淀或气体产生3.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大约是()A.1:4B.4:1C.1:5D.5:44.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重新燃烧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5.下列对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是蓝色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小C.氧气在-218C时变成白…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无疑是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不能满足于学生的“照葫芦画瓢”,应该尽可能地进行方法教育.例如,对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装置,一般教材上的插图如图1所示,实验时,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瓶内金鱼藻会不断产生气泡,气体的产生使水从玻璃管内压出。当瓶内的气体足够时(约半瓶),打开橡皮套管的夹子,迅速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移近玻璃管口,小木条重新燃烧,证明有氧气产生。对此装置,我们发现有几处值得改进:1.带橡皮套管的排气管下端伸入瓶内过长,排气不畅;2广口瓶上部空间过大,充够…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科学家眼中,火星是一片根本无法适合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然而,美国科学家却提出了一个给火星加热从而使其变成一颗绿色星球的新方案。科学家马里诺娃博士提出了一个“温室化”火星方案。她发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fú)丙烷(wán)(C3F8),通过向火星大气层中不断排放这种气体,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连锁性“温室效应”,从而让火星在数百年后变成一个气候如春、坚冰融化的温暖又湿润的世界。马里诺娃博士改造火星方案中的最关键一步是:她所需要的“超级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火星表面自身的元素来制造…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下列各级物质的变化,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二硫化碳挥发(B)汽油燃烧,炸药爆炸(C)水凝结成冰,胆矾研碎(D)工业法制取氧气,紫红色铜变绿2.物质变化时伴随发生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为()。(A)有气体产生(m固体由块状变成粉末状(C)有燃烧现象(D)发光发热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C)浓盐酸易挥发(D)碳酸钙难溶于水《.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相似文献   

18.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空气液化 C.木材加工成桌椅 D.铁器生锈 2.下列性质中,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能和硫反应 B.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C.氧化性 D.能和磷反应 3.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可以燃烧 D.密度最小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 A.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红热,熔化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生成四氧化三铁 5.检验集气瓶里氧气是否集满的简便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  相似文献   

19.
许多光源都是由炽热的物体发出的,如火,电灯都是。可是,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上,也有不发热而只发光的光源,这就是生物发光。人们风趣地称这种光为“冷光”。 世界上许多生物都发光,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也能发光。有  相似文献   

20.
甲烷等气体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燃烧试验的改进 1.1燃烧试验存在的问题 1)点燃生成的甲烷气体,火焰颜色并非淡蓝色。2)在甲烷燃烧火焰上方所罩的烧杯,因产生的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从火焰上方取下时有一翻转动作,收集到的CO2气体的量太少;较难使注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