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在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时找到解决的途径.解决问题既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担任学校第一学段"解决实际问题"同课异构的评委时,发现教师们已经意识到"解决问题"目标的要求是多面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只有发现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现的新事物、解决人类历史上从未解决的新问题才能叫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取向和行为能力,是重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一、设疑引趣,激发创新欲望,让学生愿意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诸多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具有强烈表现欲望,都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不甘心始终作为学习任务的完成者,还希望能成为布置学习任务的“导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师只是专注于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方法技巧的传授,没有重视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发现问题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意识基础,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加强,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教学进行培养,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激发和加强,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化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是指以学生自我产生或者教师抛出的化学问题为研究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在实际问题探究中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品尝和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必然有利于化学的学习;在困惑中思考,在疑问中探究,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问题解决作为总体目标的一个具体要素,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多样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又从问题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雏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下,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答案的心理活动。数学问题解决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究"问题解决"策略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索知识建构过程,而且能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学中,需要突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问题的解决,而忽略对问题的发现与探索拓展.其实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两个互逆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解决问题,缺少进一步的探究问题的环节思维"元"就不能形成"群"状结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集中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与思维的开放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同样,实践课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德育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它是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洪卫 《教师》2010,(3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课题.那么创新在数学教学中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地发现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实或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前所未有的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教材中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法是创新,独立地发现和证明了定理是创新,……要重视情感教育;要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环境;强化发散思维训练;强化观察、联想、归纳和类比训练,发展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维始于问题,创造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要强化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提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的思维活动是由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引发的.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全力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达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学习境界,从而激励学生学会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课堂要求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宽阔、方法灵活反映了他们深厚的素质底蕴,可是,随着创新教育地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质疑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不容忽视。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可见,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下面笔者谈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决教学就是从问题出发,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的教学,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一节数学课就是由一层一层深入的问题组成的,因此,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好的问题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问题解决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呢?笔者仅从问题解决与教学目标、问题解决与教学艺术、问题解决与信息处理、问题解决与主体参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粗浅认识。一、问题解决与教学目标“有效地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从静态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则注重的是结果,在教学中强调记忆、模仿和大量练习。从动态的角度去看知识,它不仅包括结果,更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数学教学就不仅是强调对基础...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决"重在过程,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从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将问题解决的教学重心放在"四能"培养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此类型的实际问题。
  2.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的信息中选取有效信息,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