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a、b都是整数时,由(a+b)-(a-b)=26为偶数可知a+b与a-b妻么同为偶数,要么同为奇数.这就是说,“两个整数的和与差的奇偶性相同”.这是关于整数的一个有趣的性质,应用它去处理一些竞赛题,可以化难为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时代数学学习》2005,(5):46-48
题目试说明“如果一个整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那么这个数的2倍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如果一个整数的2倍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那么这个数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和”同时成立.解设整数A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a,b的平方和:A=a2+b2,则2A=2a2+2b2=(a+b)2+(a-b)2,显然成立;反之,若对于整数A来说,有2A=a2+b2.那么,对于整数a,b来说必定或者同为奇数,或者同为偶数.即a+b2或a-b2一定是整数.因而A=a2+b22=a+b22+a-b22.仍然成立.问题1.3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个整数A整除另一个整数B,就是用A去除以B所得的余数为零,即:B=K·A(其中K为整数)。而当B=K·A时(A、B、K均为整数),对于不同的A,B中的各位数字及其它性质与A又有着特殊的关系;反过来,可以从这种特殊的关系中,较容易地判断出B是否能被A整除,从而避免冗繁的除法运算。这里给出整数整除整数的判别方法。 任何一个整数,要么可以表示为2n+1,即为奇数,要么可以表示为2~n,要么可以表示为2~K(2m+1),(其中n、K、m均为整数),后两者即为偶数。而研究整数,只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即可。 定理1 能被奇数2n+1整除的整数10a+b(其中n、a为整数,b为一位整数)的特征是:这个数10a+b的末位数b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a的5倍与b的n倍之差能被2n+1整除。反之亦然。即:若10a+b能被2n+1整除,则有5a-nb能被2n+1整除;若5a-nb能被2n+1整除,则有10a+b能被2n+1整除。  相似文献   

4.
一、整除的定义:对于整数a与6,且6≠O,如果存在整数p,使等式a=bp成立,称6整除a或“被6整除.此时,称a是6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记作:b|a.  相似文献   

5.
对整数a和b(b不为0),如果存在一个整数q,使a=b&;#215;q,则称a被b整除,也称b整除a,否则就称a不能被b整除.例如35=5&;#215;7,于是35被5(或7)整除.  相似文献   

6.
a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b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则a b=——.  相似文献   

7.
解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我们有如下定理:设不定方程ax+by=c(a、b、c为整数且(a、b)=1)有一个整数解x0,y0,则它的全部整数解可以表示成(,其中t为任意整数。学生在运用定理时,往往忽略定理的前提条件而盲目套用以上通解公式而造成错误。解题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在:(1)忽略a、b、c是整数的条件病例:不定方程0.b-O.4y一2的一个整数解是X。一0,儿—-5,代入通解公式得该不定方dX一0.4t程的全部整数解为(t是整数。Iy=5+O.st(一0.4检查:显然,当t—1时,得(就不是原不定方程的整数解。这是由于没有把方程…  相似文献   

8.
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和数学竞赛的热门题.这类题的解法灵活、技巧性强.本文归纳出几种解法,供参考.一、利用方程报的定义列方程组求周例1b为何值时,方程X2-bx-2=0和X2-2X-b(b-1)=0有相同的整数根?并求出公共报.(1992年四川数赛题)解用设相同的整数根为a,则(1)-(2)可得:(2-b)(a-b-1)=0.当b—2时,两方程相同,解方程知无整数根.当bedZ时,a—1+b,把。一1+b代人()得:(IWb)’-b(1+b)-2—0.解得b一1,此时a—1+b一2·.”.b为1时,两方程有相同整数根为2.二、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整数的奇偶性解有关竞赛题,是近年各类初数竞赛中的一个热点.由于这类问题的切入口较多,学生往往感觉难以下手.笔者查阅了近几年的各地竞赛题,发现这类试题有不少可以利用整数的奇偶性来解题,尤其是“已知两个整数a和b,则a b与a-b的奇偶性相同”  相似文献   

10.
数学竞赛时,常出现式子ab+a+b这个式子,这个式子,通常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应用形式是ab+a+b+1,或a6-a-b+1或ab-a+b-1或a6+a-b-1而且大都有条件a、b为整数这个条件,利用ab+a+b+1=(a+1)(b+1)可以很容易求得a、b.另两种形式也容易求得.  相似文献   

11.
用一个整数b(b≠0)去除整数a,若记商为q,余数为r,则有a=bq+r(0≤r&;lt;b),这个等式叫余数公式,利用余数公式解有关余数问题,常常很方便.请看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是《整式的乘除》一章的两个重要公式,除了直接用于计算两数和的平方,两数差的平方外,如果将它们适当加以变形,其用途更广泛,作用更大.下面将这两个公式的几种变式及其应用举例说明,借以开拓初一同学的解题思路,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变式1:a2+b2=(a+b)2-2ab,a2+b2=(a—b)2+2ab.例1设a、b、c、d都是整数,且m=a2+b2,n=c2+d2,则mn也可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其形式是mn=________.(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992年“给云杯”初中数学邀请赛…  相似文献   

13.
带余除法     
对于整数a、b(b≠0),存在唯一的一对整数q、r(0≤r≤|b|-1),使a=qb+r,其中,r称为a除以b所得的余数.  相似文献   

14.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已知方程(2a+1)x=1995无解,则a=2.已知|a|=2,|b|=5,则a+b=(A)7;(B)-3;(C)3;(D)±7或±3;3.如果单项式-1995a2b2n+1和1996am+1b7是同类项,则(2m-n)1997=4.求证:3+32+33+…+31996.初二年级1.已知2a-3b-12c=0,a—2b-4c=0(c≠0),则2.若x2-3x=-9,则x3=3已知a为整数,试求的最大整数值和最小整数值.4.三个人单独做某一件工作分别需a、b、c天,如果他们一起做,则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天数是初一年级1.当2a+1=0,即时原方程无解2.因为|a|=2,|b|=5,故a=±2,b=±5,选…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一个整数a与一个分数b的和正好等于它们的积,即a+b=a&#183;b。a、b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先从一个实例谈起 :2 4与 44的最大公约数是 4,通常记作 ( 2 4,44) =4;最小公倍数是 4× 6× 1 1 =2 64,通常记作 [2 4,44]=2 64.从这个实例中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 2个性质 :性质 1 两个整数a ,b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整数的乘积 ,即(a ,b)· [a ,b]=a·b ;性质 2 两个整数a ,b的最小公倍数是其最大公约数的倍数 ,其商可以分成两个互质的整数之积 ,即[a ,b](a ,b) =a(a,b) × b(a ,b) .这里整数 a(a ,b) 与整数 b(a ,b) 是互质的 .比如上例中 :( 2 4,44)·[2 4,44]=2 4× 44;[2 4,44]( 2 4,44) =2 4( 2 4,44) × 44( 2 …  相似文献   

17.
张利新 《中学理科》2006,(12):25-25
如果大于1的整数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就说a、b、c是一组勾股数.例如3、4、5是一组常见的勾股数,5、12、13也是一组勾股数.  相似文献   

18.
整数有两个显而易见的性质,在解决有关整数问题时很有用处. 1.离散性若整数N>n,则N≥n 1. (若N相似文献   

19.
一、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与性质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而更多的情况是整数a不能被整数b整除,如9÷4=2……1,像这样被除数除以除数出现了余数的除法称为带余数的除法。整除问题和带余数的除法,可以用下面的形式统一表示:一般地,如果a、b是整数,且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相似文献   

20.
自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判断(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为有理数,则-a是负数.()(2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大于零.()(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4)若a是有理数,则a2+1>1.()(5)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6)若a<0,a>b,则.(6)若a<0,b<0,a>b,则()2.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1)-2.5的相反数是,倒数是,绝对值是.(2)绝对值小于5的负整数有个,整数有个.(3)数轴的三要素是(4)与的大小关系是(4)瞩)一号与一号的大小英条是一号一:.6“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