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天国各阶层的农民民主意识的发展极不充分,不仅呈现出多层次,而且程度偏低。最高层次的洪秀全及天国精英集团也不过是“半边民主主义”而已。中等的天国老兄弟,下等的天国新兄弟,或只知经济平等,或只有农民传统的“翻身意识”。然而,它对太平天国农民民主政权的影响却是深厚的。天国的军师负责制、审判公开制、乡官公举制都建立在这种农民民主意识的基础上。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具有耀眼的光环,正是这种农民民主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是十六岁进店当学徒,从事商业工作已有四十多年了。经历新旧两个社会,旧社会有句话叫“和气生财、生意会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买卖关系,而是同志之间关系,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兄弟帮”,是本班男生的一个友情组合,不过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男生罢了,和什么“黑道”、“帮派”之类风马牛不相及。目前帮内已有十二位精英加盟,阵容强大,个个身手不凡———其实本领有限。我们十二个人凑合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打篮球时,十二个人围着一只篮球转,也没什么规则,拉人打手皆不犯规,想过人又过不了时便喊一声:“弹开!”吼得对方退避三舍。最有趣的要数“老大”老范,他抱住球狂奔,负责看防的“老三”大宇见其来势汹汹,往往抱头逃窜,只好由身材明显不如老范的“老五”欢欢和“老六”添哥进行包夹防守。他们本想吓退老范,谁…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  相似文献   

6.
《水浒》一书,通篇鼓吹超阶级的“兄弟情义”,说什么梁山泊中,“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他们的头头,自然是那个能够“呼群保义”的宋江。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不是。在阶级社会里,只有某个阶级的“兄弟情义”,而决没有什么超阶级的“兄弟情义”。拿梁山泊来说吧,那里“兄弟情义”的确是有的,但不是一种,而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2 2~ 2 3页有段文字说 :依仗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 ,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 ,进行抗租斗争。安徽桐城一个封建地主文人作诗哀叹 :“东庄有佃化为虎 ,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 ,掉头不顾角相当。”第 2 3页注释云 :“全诗意为 :东庄佃户由于得到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 ,变得像老虎一样凶 ,见到东家派去收租的人 ,就迎上去一把抓住收租人的胸襟。西庄佃户由于得到太平天国的政权的支持 ,变得像斗羊一样狠 ,见到东家派去收租的人 ,掉转头用尖角相抵。”每次读后总有一个疑问 ,羊是食草动物 ,一向以温顺出名。这个封建文人…  相似文献   

8.
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待,反对歧视与欺凌,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这是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首先明显地反映在学校的办学宗旨里。悉尼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的办学宗旨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有一种良好的关系,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安全与满足、幸福与慈爱”;悉尼艾士菲男子高中的办学宗旨是:“创设一个充满关怀与友爱、纪律严明、没有冲突的学习环境,每一个男孩都有机会学习如何平等对待同学,如何很好地解决冲突以及如何做到自尊自爱。”  相似文献   

9.
进入教研室以来,接触了许多好教师、好课堂,使我由衷的感慨、由衷的钦佩.其中,经常感受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对话”,使课堂变得异常“出彩”,现举几个教学片断为例. 一、生生“对话” 片断(一):16人要到河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小船,每次船上只能坐4个人,小船至少载多少次,才能把16人全部送到对岸?  相似文献   

10.
“我-你”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中“主-客二分”的反驳,是对双主体论的丰富与发展,更是一种超越。在“我-你”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理解形成了一种互主体性的关系,即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1.
贵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刘孟斌老师的《“少一人”少的是谁》一文,文中认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山东兄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少一人”少的是“作者自己”首先,“兄弟”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哥哥和弟弟”别无他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的意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兄弟”的解释是: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而刘老师把古诗中的“兄弟”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2.
我是石攀.我虽黑,但哥己可作电池的电极,在黑夜里带来光明在f厂电解槽望It艾翌上还能作石麟”“碳”氏兄弟@廖静 @马铮  相似文献   

13.
在有关太平天国的史料中,偶有太平天国政府黜(间亦用“贬”、“罚”,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采用较常见的用法“黜”)人为“奴”的记载。盖因语焉不详抑或“奴”本身对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不显等故,这一问题向为史家忽视。时至今日,“奴”作何解释,其内涵为何,仍届一桩学术疑案。笔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反复琢磨,认为,“奴”无通常的“奴婢”、“奴仆”之义,乃太平天国政策加给犯罪员弁的一种耻辱性称  相似文献   

14.
读《历史教学》1993年第1期陆干斌作《太平天国的国号有几个?其演变原因是什么?》一文,其中所称“金田团营时的国号为太平兴国”、“在东乡改国号曰太平天国”、“洪秀全在永安即帝位,改国号为太平天国”一说,颇可商榷: 一、据陆文称洪仁玕《太平天国起义记》说:“洪秀全在永安即帝位,改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记》的作者实非洪仁玕,而是瑞典人韩山文(Theodore Hamberg),陆文引用有误。按洪仁玕曾参与洪秀全早期的革命密谋,他亲身参加金田起义以后,去广西浔州圩,时  相似文献   

1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太平天国对这种变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 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夷夏观”的变化。但它并不是这种变化的开端。远在汉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和亲”、同等对待汉人与非汉人的政策等等,这都可以说是承认边远地区各族同中原各族之间平等相待的先河。但是这远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改变传统的“夷夏观”。鸦片战争期间及其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发现西方各国亦颇有长  相似文献   

16.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创私学,使平民子弟也平等地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公开声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只要送上微薄的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没有不给予教育的。不管现实生活中将人分为多少“类”,而要进入我的门下接受教育,我都欢迎,绝不会接受某一“类”而拒绝另一“类”,一律平等对待。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表现在很多方面:一、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孔子从来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师生之间经常讨论各种问题。有一次,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北游农山。孔子请他…  相似文献   

17.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它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所固有的平等思想和太平天国富有特色的基督教精神,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农民追求平均和获取土地的愿望,表现了对“人间天国”的向往。但是,太平天国革命终究与以往旧式农民革命不同,这首先在于洪秀全引进了西方的上帝,把中国农民的传统的平等思想和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结合起来。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具有中近代的色彩。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礼的偶像都是妖魔。人人都有拜上帝的权利。一切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皆是  相似文献   

18.
洪秀全、冯云山是否建立过“拜上帝会”组织,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的“自称”还是“他称”,与“拜上帝会”存在与否不是同一概念,不能仅因为是“他称”的缘故而否定它的存在;“拜上帝会”是客观存在的宗教组织实体;其名称当来源于梁发著《劝世良言》且很快被“太平天国”、“小天堂”、“天朝”等概念取代。太平天国文献中未提及“拜上帝会”,是由于“会”字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避讳字。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和奥运会一起,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这首歌并不是一部气势磅礴、黄钟大吕之作,而是一个温暖的作品,关爱和平等伴随优美的旋律被许许多多的人接受和领悟。套用这首歌,教师就应该不断思考和处理“我和你”的关系,在师生之间生成一种温暖和尊重的情感。但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并不是“我和你”的关系,常常是“我和他(她)”,甚至是“我和它”的关系。如果是基于平等的“我和你”的关系,需要的就应该是吸引、感染、影响、欣赏等词汇,而“我和他(她)”或者“我和它”的关系则必然采用加工、塑造、控制、强迫等用语。  相似文献   

20.
一八五六年的“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多年来,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同志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大量论著,笔者颇受教益。但对这一事件的性质,还感到值得商榷,现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就正于同志们。(一)“天京事件”起因于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的矛盾,已为史学界所公认。但把这个矛盾的性质说成是杨秀清“篡夺太平天国的领导权”却并不符合洪、杨矛盾的实际内容。事实上,“天京事件”是洪、杨之间的一次权位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