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燕萍 《中学教育》2008,(12):55-59
曾经摘录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教育应当建立在对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从而借助人的生命力量,借助教育的原动力,使之变得更加省力高效、精彩纷呈。”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有适合的岗位,有工作的热情,其生命力量就被激活,潜能就有喷涌的可能。作为校长,在教师潜能开发中又担当怎样的角色呢?也许可以用上这样一个词语:生命的牧者——激活教师生命力量的人,  相似文献   

2.
篮球·生命     
有一种篮球,它叫生命。有一种生命,它叫篮球。喜欢这样的夜晚,深深的天,轻轻的风,静静的篮球架。一个人伫立在篮球场上,伫立在微风中,伫立在寂静里。眼望着洒满银色月光的篮球架,呆呆地盯着  相似文献   

3.
今天,看到哈佛大学的最新定义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幸福?答案是:每天在学习和成长中的感觉就叫幸福。这不禁引起我对十多年教师生涯的回顾与思考。身为高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每天都是行色匆匆,有时的确会抱怨工作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枯燥乏味,甚至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那么,教师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医生和教师都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自然生命,教师面对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但是,在两个行业中,有一种现象形成了反差,那就是,老医生往往成为救死扶伤的专家,颇得人们的青睐,而老教师呢?年纪越大越老气横秋。为什么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疏于研究。  相似文献   

5.
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不仅没有感到好笑,反而被深深地刺痛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能力从宏观的视野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也无法提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解决方案。我只能从自己的课堂人手,发现一些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6.
孙军 《云南教育》2007,(B06):1-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公平的上帝这样给了。幸福的人是一次,不幸的人也是一次。看一看自己的生命,我以为还算幸福,但我也有不满足:人的生命为什么只有一次呢?上帝既然能造人.为什么不给予人一次甚至许多次生命呢?若是那样,不幸的人也会幸福。幸福的人就会更幸福了。  相似文献   

7.
很喜欢这样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理庆为学生生命的诗意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作为实践层面的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  相似文献   

8.
只要是高中语文教师,我相信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什么叫副词?…‘老师,什么叫主谓短语?”“老师,这是宾语后置还是状语前置?”每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听到“老师,1/2加1/3怎么加”一样又无语又无奈!  相似文献   

9.
正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学生只有在这种爱心的呵护下,才会抬起头来,迎着阳光走路。一、尊重学生的人格1.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东西,那就是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他自己。"卢梭也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天性而为",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热情空前高涨,教学效果极其显著。但也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花样越多越好,越热闹显得越有创新意识。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篇极普通的课文,教师在指导时又是表演、又是辩论、又是唱歌、又是绘画、又合作探究……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后学生记住了什么?“云多不等于下雨”,教学复杂不等于效果好。那么,克服以上现象的对策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包括我们用肉眼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他们都有生命。我们人的生活过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要吃绿色食品,你知道什么叫绿色植物吗?你了解我们身边的这些花花草草吗?  相似文献   

12.
姚旺山 《成才之路》2013,(33):10-11
教育是一种行业,从事教育的主流人群叫教师,教师是一种职业。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在不同的时代会因为工作的范围、内容的变化而带有不同的特性,教师也是这样。那么,当今时代的教师职业特性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分析这样特性呢?笔者就这一问题从培养人才角度作如下三个方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也叫幸福心理学,它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与传统消极心理学专为人们"排忧解难"相反,积极心理学则是要引导人们认识幸福,实现幸福。那么,什么叫幸福呢?《辞典》说,"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叫幸福。幸福的奥秘是什么?怎样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这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所急于寻求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冬云 《语文知识》2014,(12):16-20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语文教师问他的学生,假如给你最后一天上最后一节课,你想上什么课?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学生回答:语文课。教师感到很欣慰,面带微笑地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因为语文课度日如年,我想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幸福:在教育职场中的生命体验教师幸福吗?有人说,教师幸福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何以谈幸福!是这样吗?如果不是,教师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上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中这样写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那么,教师在辛勤的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吗?  相似文献   

16.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  相似文献   

17.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很多人常常问的一个问题。其实,幸福很简单,她就是一种感觉。因为生命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过程。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有这样一句话:“有道德的人是高尚的。从事培养有道德的人的工作是幸福。”那么,我们都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我们从事的正是培养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一、有效教学之我见 何谓“有效”呢?现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也很难找到一种最佳的界定角度或框架。正如1000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样,笔者认同的有效教学是这样的:以师生的生命发展为价值取向,能够助长师生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教学的本质就是塑造健全人格,教学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帮助生命正常发展。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提高师生生命质量正是笔者的职业理想追求。那么,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有效教学呢?因为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相似文献   

19.
迟一步     
不知道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受: 看着凡.高、莫扎特、安徒生的生平事迹,看得想哭,原来人就注定要这么残酷地活着么?为什么那个叫做幸福的东西就是要迟来一步呢?  相似文献   

20.
春去春又回,秋来又暑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总是在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它们绿了黄,黄了又绿。它们没有怨言,尽情向世间展示着自己的生命,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类亦是如此,“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也都是由小孩变成青年,由青年步入壮年,最后步入老年。人就是这样在世间匆忙地走着,但是喜怒哀乐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关键是人的心态。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不像那些草木一样毫无怨言地尽情展示自己的生命呢?为什么不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对待教育教学的每一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