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网瘾”也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瘾是网络带给现代青少年生活的“潘多拉魔盒”,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个新问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对网瘾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瘾的危害进入深入分析,试图提出针对学校、社会、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青少年网络沉迷的表现及其成因,并运用社会工作的角色理论和沟通理论对“网瘾”青少年的矫正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迅速而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尤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  相似文献   

4.
网瘾的定义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   ……  相似文献   

5.
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道称,“总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上述数字表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上升,上网成瘾也逐渐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接近300万。除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非网瘾群体中,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因此,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十分严重,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重点论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形成健康人格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孩子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7.
《家长》2009,(8):6-6
7月8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举办的“中国家庭预防网瘾指南”研讨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网瘾"现象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网瘾”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网络本身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使青少年学生摆脱“网瘾”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健康网络建设,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9.
郑强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107-109
“网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学生分心,家长痛心,教师忧心,社会担心,预防和戒除网瘾刻不容缓。通过对网瘾的界定、网瘾的实质与导致网瘾的“罪魁祸首”的分析可以看出,要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就要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加强理想教育和意志力培养,加强网络的开发和监管。通过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替代与转移法来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青少年网瘾这一社会问题,笔者提出了“人防 技防”的模式,在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的同时,健全涉网立法、规范网络运营模式,从计算机技术层面上净化网络环境,有效遏制青少年网瘾问题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河北教育》2009,(5):11-11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平山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远离网吧、戒除网瘾”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各校每周安排一次“远离网吧、戒除网瘾”的网络道德专题教育课,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对自身健康成长的危害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远离网吧,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棉照“寺刍利擗害、  相似文献   

13.
王宝祥 《班主任》2009,(1):42-43
青少年迷恋网络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大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这个庞大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樊青 《陕西教育》2011,(7):23-23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网络成瘾已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观低俗、突破道德底线、心理扭曲、自我意识淡薄、少年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里,我谈一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一些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络成瘾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网瘾事件时有发生,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瘾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动机与网络依赖的动机有相似之处,用体育运动来干预网络依赖,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青少年的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提到网络,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网瘾”、“电子毒品”等贬意词语,就会联想到媒体报道的、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青少年学生、乃至未成年人因玩网络游戏,特别是沉溺于街头网吧而荒废了学业,个别青少年更因“网络成瘾”,进而受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内容的毒害诱发违法犯罪的案例,那些抢劫、杀人、自杀等极端案例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暑假已经来临,广大青少年学生会利用假期在网上尽情冲浪,当然这也包括玩网络游戏,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对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逐渐蔓延的现实,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在人…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25岁以下)规模为1.75亿人,由此带来的大学生"网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高职院校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从上网现状、网络特点、网瘾表现、成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高职学院学生网瘾问题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正式公布我国第一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北京网瘾人群比例达23.5%,上海网瘾人群比例为8%;男性青少年网瘾比女性高7%.而13到18岁中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