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穷人》一课中有大量人物心理描写.标点符号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尝试通过体会标点符号的用途.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通过人物语言的朗读,品析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倾向,从而领会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整合文本,在反复感悟和充满情感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  相似文献   

4.
画人难画骨,写人难写“活”.很多学生在写人物类作文时,将人物写成了“千人一面”:人物表情僵化、动作死板、语言如出一辙,形象空洞,缺少灵性.这是学生缺乏个人阅历、缺少生活观察,对人物的动作及心理变化揣摩不够细致所致.怎样让笔下的人物变得立体丰满呢?需要从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一、多角度揣摩人物的意义和价值 1.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可以把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活动和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内涵、更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统编版教材四上第四单元的单元要素之一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四篇课文...  相似文献   

6.
田文强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4):14-18,13
符号的诗意在于其表现性,语言的表现性是文学诗意所在。表现性语言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自身,它的情感性、体验性,消解了再现性语言的客观性、真实性,并调动读者参与对语言符号想象与创造的热情。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具体体现在情感形式化,语义建构性,符号意味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荭 《学前教育》2014,(5):29-31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表演游戏需要幼儿置身角色中,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绘本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绘本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绘本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阅读中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情态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表情、姿态、行为、动作、语言进行恰当描写,从而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它属于细节描写中的一种,与单纯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相比,更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及性格特征,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相似文献   

10.
《分马》中的郭全海、老孙头,是两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家抓住人物的典型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能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教养:1.能够正确审题,明确要求。2.通过人机对话、观看片段,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先说后写,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写具体。3.通过计算机上的作文修改,学会修改作文。教育:学习片中人物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发展:1.通过观看片段,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展开合理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2.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说话练习,提高学习的说话能力。3.用认识码输入法,把事情的经过输入计算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操作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  相似文献   

12.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相似文献   

13.
<正>统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分别对应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其中,语文要素明确了单元语文能力训练的核心指向,是教学的重要抓手。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但如何透过语言符号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就需要理解语言的意思,更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人物展露出来的言行细节。如何打通文本语言和人物心理之间的壁垒,是落实这一语文要素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记叙文的语言特色较为鲜明,在情感表达上也生动传神.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句式,重点关注于人物动作、人物情感的形容词,并将这些词汇进行理解,加强品味和揣摩,加深对作品的感受.记叙文本身具有生动含蓄的形象,它的寓意较为深刻,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表达特色,深入挖掘其中的描绘,能够看出其表达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采用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体验感受的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效率。采用情境式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想象中揣摩人物心理,在交流中提升审美认知,结合生活体会人物情感,在读写结合中品味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2008,(13):66-66
经验丰富的作者往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就能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总是具有体态语言的显著特性,是最富有心理表现力的。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动作描写应该符合具体情境,应该表现当事人的某种特定心理,特别是对刻画人物的性格或者心理有很大的帮助之时,就更不能省略。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就不喜欢描写人物的动作,只会平铺直叙,这就有损文章的神韵了。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苦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消除的,所以人生又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请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李起 《甘肃教育》2005,(1):52-52
就是从阅读分析中感受作者思路,激发学生练笔兴趣。如学《分马》一文时,让学生划出老孙头在分马前和分马、换马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分马前老孙头“还没定弦”,分马时却“大步流星”;换马时心中不乐意,却装出慷慨的样子,神色慌张却又表面堆笑;当老王太太上前摸马时,他又气又急的嚷嚷等:趁此佳机叫学生续写出老王太太离开马时老孙头的神态变化,学生练写的兴趣必然浓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欣赏文章语言美的角度:令人产生美的感受与美的联想、想象,起到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的形象美;欣赏文章中富有色彩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氛围的色彩美;引起读者的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的情感美;欣赏动词所传递出的动作美以及让读者读得顺口流畅,听者听来顺耳和谐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孙头的性格特征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老孙头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老孙头不失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相似文献   

20.
悲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它不仅表现了冲突与毁灭存在之境,而且表现抗争、拼搏。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悲剧的本质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动作的模仿,使怜悯与恐惧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即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超越。莎士比亚通过他的悲剧作品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深思。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感与想象。没有想象,莎士比亚就写不出那脍炙人口的著名独白。在悲剧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情中,表达对悲剧人物的崇敬、惋惜和同情,而且从中受到鼓舞,增强斗志。莎士比亚悲剧主人公的神经症心理表现了基于人的主体性与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理性冲突上的审美现代化本质,即两种现代性相互冲突的危机所造成的人的主体心理结构和功能的病态和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