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的教学主张。在同一文中,叶老还对什么叫“用不着教”作解释说:“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叶老的这一论述,给语文教学提出了研究课题,指明了改革方向,展示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对语文教学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好境界努力吗?”这段话为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指明了道路。怎样从“教”的此岸过渡到“不用教”的彼岸呢?——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  相似文献   

3.
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刘克《太阳》第二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  相似文献   

5.
沈凤飞 《海南教育》2014,(12):46-4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我认为这也是我追求的数学课堂——充满张力、充满创造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例子”一说,源于叶圣陶先生:“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渎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笫  相似文献   

7.
查叶圣陶先生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的出处,最早应是先生1978年3月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淡会上的发言中提出的,其发言题目是《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造语文教学》。原话为:“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  相似文献   

8.
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课题的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就宣传这样的主张:“‘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总的原则。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学能力,就“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了,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行语文课改如火如荼、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之时,重温叶圣陶的教育经典著述就显得尤为必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目的最简明、最深刻的阐述。叶圣陶于1978年8月在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  相似文献   

11.
一、目标启发的方法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目标明确,是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形成正确的学习动势,产生自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年我有幸参加了兰州教育学院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培训班,在此期间学了许多新的理论,并系统地学习了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叶老的理论指导下,我对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信心更足了,目标更明确了。 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用叶老的话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 叶老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叶老认为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是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能作文,“‘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尤其在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今时代。要求我们现代的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聪敏的并能自行深造的人。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培养能力这一原则。我学习了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后,体会到,不仅要学习叶老的思想,发挥叶老的思想,更主要的是发展叶老的思想。我要从叶老的教育思想出发,研究当前所面临的语文教学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柴可强 《教师》2011,(1):82-82
在语文教学里。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得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讲”和“教”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强调:"教师做‘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传授数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不用‘教’。”将“讲”与“教”看作同一概念,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足见讲授法的重要性。但是,讲本身不是目的,讲的目的是最终达到不用讲,“讲”与“不讲”是对立统一体。从“讲”到“不讲”,既是讲的目的,又是讲授法的指导思想。讲授法只有立足于最终达到不用“讲”,才能把教师的“讲”,自觉地有意识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并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我国的老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不讲’,‘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带领学生走上科学之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中,字里行间也都在旗帜鲜明地倡导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8.
叶老主张“‘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就是他的“学导”思想。叶老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了多方面的表述,他的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变教为学;变授为导;变知为力;变形为效。他的这一思想对当前的教改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于1978年第2期《中国语文》发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为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吹来一阵春风。叶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切实的指导性意见。文中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等思想,对30年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老师哪天不传授知识了,学生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也就是“讲”要向“用不着讲”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