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恰恰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因此,实行启发式教学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呢?一、激其趣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  相似文献   

2.
《植物怎样“喝水”》是小学自然第四册内容。植物“喝水”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很难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看出其“喝水”的过程。为了克服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在几分钟时间内,直观形象地观察到植物“喝水”的全过程,认识根茎叶在“喝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我设计了如下的一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示范一讲解一练习”,来组织新授课教学,课堂上学生井然站立,老师滔滔不绝,不管哪方“来客”,一律“同灶开火”,只管教,不顾学,其结果教师费力大,学生收获小,有的学生风趣地说:“老师讲得出了汗,我们站着打寒战”,这实际是对陈旧的“罚站”式教学的一种尖锐批评。为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几年来我采用了诱导练习教学改“罚站”式为“跟我学”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省了讲解时间,促进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效果是  相似文献   

4.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它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其中包括优良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接受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一个人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的课堂里渡过的。传统认为教师在学校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是指课堂上单向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影响。教师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教师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负责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学习是被动还是主动、是消极还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许多高校纷纷增加艺术类专业,招生量大幅度增加。社会认识的转变以及高录取率,引发了美术高考人数的急剧膨胀。由于学习的时间短,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以素描为例,作一分析。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的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系、科都将其列为造型基础课,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考项目。在训练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点:缺乏整体观念。这是学生共同…  相似文献   

6.
卞捷 《阅读》2014,(Z7):40-42
<正>《典范阅读》是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校引进了《典范阅读》。由于使用时间不长,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对《典范英语》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经验,有的教师偏爱讲授式,有的教师偏爱互动式。总体来看,虽都不失传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大部分采取集中住宿的方式,这样既方便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也方便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基于此,大学生在学生寝室的时间普遍超过在教学区的时间,因此,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如果只放在学院或专业上是不全面的。本文通过在大学生社区建立“网格”,利用对网格的规制,发挥网格的优势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管理,使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引领学生党员、发挥学生党员先锋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突出教师的“教”,结果教师成了“演员”,在唱“独角戏”,学生则是教师灌输的“知识容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负重,失去学习兴趣,普遍厌学。新课程改革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主导理念出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任小玲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5+107-105,107
碱金属一章是中专教材中很重要的部分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倡导学生科学地去解释自然界所发生的怪异现象,有力地打击破除封建迷信活动。  相似文献   

11.
技术教学“五步双向”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步双向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动作结构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学内容。其核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技术特点,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配合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整合主体性,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配合和统一,从而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支配自己的认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生活,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感悟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真实地描摹现实生活,写出真情实意的范文佳作。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讲课中切中学生疑惑,以最短的时间,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法:风趣幽默,巧解疑难;运用图示,一目了然;情景展现,寓教于乐;分层教学,各有所得;发挥想象,活跃思维;活用教材,培养技能;通过引导,学会自学。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有些教师教育思想保守、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滔滔不绝讲授多,学生畅所欲言机会少:教师提出问题多,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少;教师活动时间多,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时间少。课堂气氛沉闷而无生气,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兴趣下降,创新思维受阻,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质量,在发展中“变革”在发展性教育中,要抓好小课堂,疏通主渠道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通过探索与实践,我在教学指导思想与原则上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摆正师生关系,建立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意识。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导人“疑无路”的思维态势,又能给学生以恰当的认识条件,高屋建瓴不失时机地给予指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逼着他们唱  相似文献   

16.
郭春凤 《阅读》2015,(4):12-13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微妙又颇有玄机的过程。教师钻研教材的想法,外显在课堂呈现中,最终的成果又内化为学生"所得"。基于这样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有最大的收益,即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全地变成学生的想法。很多教师都或多或少犯过这样的错误。本文旨在探究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又注重学生发展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本文从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谈谈悬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第一批"90后"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高校已经迎来全面"90后"学生时期;而"80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要生力军。"80后"辅导员如何及时又准确地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80后"的优势和作用,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重视朗诵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对朗诵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却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朗诵指导。在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时尤其在作品的选择上遵循适合的原则,从性别、主题、体裁、音乐、声音的角度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朗诵作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作品的精神世界,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精髓,感受诗歌的魅力,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也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对观察的目的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导致观察的目的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容易情绪化,摆脱不了一个“玩”的局面,所谓观察往往也是停留在“看”的水准上。因此,在科学课上,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常言道:说说容易、做到难。对于刚刚接触观察活动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制订好的观察计划一接触实践,就会出现许多状况。实施新课标,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同时不能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