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西北的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西北辽阔广大,包括陕、甘、宁、青、新,面积共计304.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8.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人口约9000万,为全国的7%,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5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2.78亿亩),人均耕地0.203公顷(3.09亩),高于全国人均数的一倍。还有大面积的草地,计6544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环境加剧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锐减世界人均耕地为3.75亩,中国只有1.6亩,仅为世界人均数的43%。全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人均耕地<0.8亩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其中<0.5亩的有463个。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形势严峻我国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土地资源小国。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2亩,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1.2亩,为世界人均的1/4。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沙漠与沙漠化面积已达153.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5.9%。预计今后10年,沙漠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上,山区面积占着极大的比例。在全国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平原、盆地,仅占31%左右,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9%以上。但山区的总人口,仅及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山区耕地面积少,而且质量差。据部分省分的调查材料证明,山区人民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约2亩左右,低于全国每人平均2.6亩的耕地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强 《资源科学》1992,14(5):56-6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人口激增,人均耕地锐减,在现有农业资源条件下,如何加快农业特別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益阳地区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区土地总面积1.23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8%,其中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450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80万亩,人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后山农牧交错带西起达茂旗经四子王旗、武川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东至化德县,南至大青山北麓,北至波状起伏内蒙古高平原北缘。土地总面积2.83万平方公里(4250.52万亩)耕地1165.69万亩,耕地占土地总面积27.42%。人口125.39万,人均耕地9.3亩。本带位于内蒙古高平原的中部,属于欧亚大陆温带大草原的东端。具有典型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温凉,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均温只有1—4℃,年  相似文献   

8.
据开罗今年五月下旬世界粮食理事会农业部长级会议提供的信息,到1989年底,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5.6亿人。而在占世界7%的耕地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营养不良,笔者尚不得其详。不过,1988年又出生了2262万个孩子,粮食比1987年又减少了880多万吨,并且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产量未能上升,1988年比1984年减产133亿公斤,人口却净增6139万,人均占粮从393.5公斤降至359公斤;耕地以每年8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有案可稽的。实事上,由于人口爆炸,土地锐减和退化,农业“降温”使粮食徊徘而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人口、土地、粮食三联症”仍然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忧患。对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沉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人多地少,土地十分紧张,目前人均耕地仅1.16亩,较全国人均耕地1.5亩还低22.6%。但江苏省面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039.7公里,北起海州湾锈针河口,南至长江口,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却很丰富。只要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扩大农业耕地面积,容纳大量人口生息,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发展林、牧、渔、盐、苇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6,8(1):32-38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行政上包括九县一市。总土地面积21348km~2(折合3202.2万亩),约占湖南省总土地面积的10%,耕地301.7万亩,约占省总耕地面积的5.92%,垦殖指数为9.4%。全州人口277.7万,占全省人口的5.1%,农业人口254.2万。有24个少数民族,共171.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75%,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合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个土地面积不到10万平方公里,农用耕地只占20%左右,人均耕地不足1亩,自然资源也很贫乏,农产品和其他许多资源几年都靠进口的韩国,它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一跃而成为世界有名的“亚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根据1994年统计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远远低于全世界森林覆盖率22%的水平。而且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亦较低,全世界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7.33m~3 ,而我国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为5.24m~3。若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2亩,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12亩的六分之一;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65m~3,而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约为8m~3,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的八分之一。 我国不但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又很不均匀。全国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片,即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西南的四川省、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的东部。上述两大片的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0%,而森林面积几乎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50%,森林蓄积量占了全国森林总蓄量的75%。而人口稠密的华北和中原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10省、市,人  相似文献   

13.
蒋蔚然 《资源科学》1991,13(6):20-26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为15.67万km~2,截止1988年全省共有耕地10344.42万亩。按当年人口8061.3万计,人均耕地1.28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年人口普查人口增至8439.3万,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变,人均耕地已降至1.23亩。据概算全省在今后充其量只能开发耕地535万亩。人多地少已成定局。1989年该省虽战胜了特大干旱,夺取了粮食丰收,总产达325亿kg,但人均占有量又滑下400kg台阶。特别是丘陵山区连年失收,人均占有量更低。现全省有1000万人不同程度地缺粮,棉花缺口也较大。这已成为制约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在切实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从该省的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大面积地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单产,走集约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谭淑豪 《华夏星火》2009,(10):68-69
荷兰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面积。荷兰陆地面积的58%作为耕地和牧草地,用于农业。人均耕地与我国基本相当,只有1.3亩,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006年)。然而,加上鲜花、观赏植物和渔业产品,荷兰的农产品净出口额多年来位居世界之首。以不足世界农业人口的0.02%、不到世界耕地的0.07%,荷兰出口的农产品占了全世界的9%(且花卉等没有被计算在内)。荷兰农业因而被惊叹为“奇迹”而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5.
启动经济     
一、我国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已达到12.5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强。而且仍以每年1千多万的人口在增长着,几年后将超过13亿人,劳动力丰富,城乡富裕劳动力近亿人。可耕地约16亿亩,人均仅1.2亩。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到8万亿元、人均排名居世界100名之后,人均年购买力偏低、每人每年不超过2000元。  相似文献   

16.
莱芜市地处鲁中腹地,泰山东麓,大汶河上游,土地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南北长62.2公里,东西宽56.8公里,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4%。地形南缓北陡,山地多,平原少a北、东、南三面环山,中西部开阔,全貌呈簸箕状。整个地表申山地占56.3%,丘陵4522.3%,平原占21觞。人均耕地0.83亩,已经远远低于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均1亩的警戒线,接近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因此,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土地复垦作为增加耕地,保护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莱芜市耕地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葛秉钧 《资源科学》1982,4(2):49-54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2.8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3.39亩。其中灌溉地721.99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56.4%。是我省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土资源状况面临日益严重的局面。1985年全国减少耕地2390万亩,1987年减少1162万亩,1987年减少1226万亩。近2年耕地减少的势头有所缓减,但仍有300万亩以上。解放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近1倍。东北、华北、西北沙漠化面积约占10%以上。据联合国分析资料,全世界约有35%以上的土地处在沙漠化威胁下,每年有2000万ha耕地沙漠化。同样,我国约有6000万亩耕地,7000多万亩草场处于沙漠化的威胁下。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人口的近1/4,这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每年大约1500万),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森林草场遭到破坏,土地侵蚀严重,荒漠化危害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332.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改变传统的食品观念,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物构成,开拓具有我国特点的食品开发方向,是四化进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我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只有15亿亩,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5亩,未来可开垦的土地也不多。多年来我国粮食作物占80%、经济作物占10 %、其他作物占10%,今后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不会低于80%,否则不仅达不到本世纪末人均800斤的水平,就是现在人均700斤水平也是很难维持的。西方国家解决营养的需求,主要以谷物质量的60~70%作饲料来发展畜牧业,这是根据他们国家的特点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等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在2,000~3,000斤左右;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也在1,5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