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同室的兄弟     
听说我要寄宿了,不禁对寝室生活充满了好奇。又听说要住在新建的学生公寓,更让人喜上眉梢。然而开学到校一看,却让人大跌眼镜。这才知道现实和想象之间的距离竞如此之大,现实总是这么的残酷——我们的寄宿生活将要在该死的八舍度过,那是学校唯一一栋旧宿舍楼,就像七八十岁的老太婆的脸,壁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印迹。  相似文献   

2.
这学期我要开始在学校寄宿了,心中对寝室生活充满了好奇。又听说要住在新建的学生公寓里,这更让我喜上眉梢。然而开学到校一看,我不禁大跌眼镜。这才知道现实和想象之间的距离竟如此之大,现实总是这么残酷——我们的寄宿生活将要在八舍度过,那是学校唯一一栋旧宿舍,那墙壁就像七八十岁老太太的脸一样刻满了岁月的印迹。事到如今,我只好勉为其难地住进去了。住了几个月,那感觉真是五味俱全。我们7个人在寝室里吵过、闹过、打过、笑过,至于有没有哭过那就是各人被窝里的事了。凯子是我们的寝室长,别看他平时总是嘻嘻哈哈,但每到熄灯后便不许人…  相似文献   

3.
传说中最没人性的高三就要到了。听说我们要去一个没有空调只有自然风的地方寄宿。我比较沉痛地跟妈说:“我要去寄宿了!你还不趁着最后的日子‘巴结巴结’我。”答曰:“寄宿啊,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挺好玩的。”真是的,就这样把我的痛苦“转化”成了幸福。估计“讹”一顿肯德基是没指望了。  相似文献   

4.
秦长会 《学周刊C版》2019,(16):158-158
寄宿学校的学生远离父母,教师要格外注意学生的生活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实行人性化管理措施,从而制定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制度。本文主要研究了寄宿学校对学困生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让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远离校园欺凌伤害,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学校要引导寄宿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远离不良的社会文化,增强自控力;作为家长要关心生活在寄宿学校的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学校要重视寄宿学生人身安全管理,重视寄宿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6.
寄宿生活对于有的小学生来说是其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寄宿生活上,学校对小学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寄宿制生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要建立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小学生的寄宿生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滞后的,此外,一些寄宿制的小学生在生活习惯上也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这给学校相关的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因此,对农村小学生寄宿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一些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寄宿生活习惯,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安全、卫生、集体等方面的意识,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适当采用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特别的布朗一家 在酒店住了两个月,学校通知我们,让我们自己找房子搬出去,因为又来了一批中国学生。我们同学中有的找私房,有的找寄宿家庭。我挺想找寄宿家庭的,但又怕贵。后来听说布朗家每个月260欧元,包食宿。没想到他竟然还管吃饭!要知道我一个月最起码也能吃60欧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大量教学点的撤并和寄宿学校的建立,大批离学校较远的小学生不得不走进寄宿制学校,开始远离父母的寄宿生活。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培养小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供了空间。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寄宿学校,学校不仅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担任为人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刘瑞东 《教师》2021,(9):9-10
随着我團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农村留守寄宿学生的管理工作成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相比其他走读学校,农村寄窗学校具备独特性,承担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生活管理的责任,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寄宿学生养成教育的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寄宿学校管理的重点。农村寄宿学校要想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金方位发展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8常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日常实践、校圈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文章将对农村留守寄宿学生行为习慣的现状以及农村留守寄窗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农村留守寄窗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特殊学生寄宿,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培养特殊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特殊学生为对象,阐述了智障生、肢残生、自闭生等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特点,并围绕学生寄宿生活,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村低龄寄宿教育解决了生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寄宿教育也存在着不利因素,诸如亲情缺失,环境适应不良,刺激单调,家校教育脱节等。为此,各级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倾斜,构建家校共育体系,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亲情关照,学校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实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波密县大量教学点的撤并和寄宿学校的建立,大批离学校较远的小学生不得不走进寄宿制学校,开始远离父母的寄宿生活。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培养小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供了空间。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阶段。在寄宿学校里,学校不仅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因此学校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寄宿制小学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寄宿制小学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建立农村寄宿制小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寄宿小学生积极的情感支持,在生活上要给予寄宿小学生关怀和指导,要做寄宿小学生的心灵朋友,加强对寄宿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与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及生源不断减少,教育布局也相应有了较大的调整,规模办学已成为我们农村山区教育的新课题,寄宿制也随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小学寄宿制是个新生事物,如何发挥寄宿优势,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呢?作为寄宿班的任课老师,经过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寄宿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能力的基础上,在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学生身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让寄宿生活“活”起来。一、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思想现在的…  相似文献   

15.
达瓦拉姆 《考试周刊》2014,(89):184-184
近几年,寄宿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长年远离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的寄宿生,经常会出现自理困难,因此,寄宿学校的班主任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措施,降低学生出现问题的频率。  相似文献   

16.
安全问题在高中学校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维持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塑造优良的教育人才氛围,保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大家都说"家是幸福的港湾"。学校其实就是寄宿学生的港湾。学生在寄宿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学校一定要给学生塑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氛围。文章根据高中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我校1992年首开先河在学校进行寄宿、走读双轨制办学模式的实验,经过不断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的需求、家长的期望越来越高,给寄宿生活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校进行五大课程体系的探索和研究。在此,我们来谈谈生活课程实施中的一些思考。发挥时间空间优势,开展生活课程研究前门小学实施寄宿、走读双轨制办学模式至今已有20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寄宿学校,他们不  相似文献   

18.
明明爸爸高高的个儿,白净的脸儿,显得文质彬彬的。初次见面时,我想,明明爸爸一定是个明理的家长。但在以后的接触中我却逐渐领略到了他的挑剔。 升入大班没多久,明明爸爸提出要把明明调入寄宿班,好锻炼一下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因为寄宿班的名额已满,园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尊量表(SES)、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EM)、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800名寄宿高中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探讨寄宿高中生亲社会行为、自尊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会影响寄宿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自尊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寄宿小学生由于长期间断性地与父母分离,其社会化发展主要是在寄宿学校内完成,呈现出片面化发展特征。实证调查表明,寄宿生与学校教师关系较非寄宿生亲密;"想家"是寄宿小学生寄宿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最强烈的感受;在对寄宿生活的适应上,消极性适应行为多于积极性适应行为;"大照顾小"的寄宿模式使得高年级段寄宿生扮演着"替代妈妈"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