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君书》是先秦法家的一部重要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但古无注疏,治者颇鲜。本文将对《商君书》的否定副词"不"的用法进行分析,力图为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2.
否定副词是汉语表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副词词类,《左传》是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文献,对《左传》中的否定副词进行穷尽性地考察、描写以及严格的数据统计,可以总结否定副词的特点。由此还可以窥探先秦汉语否定副词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苟子》中副词的语法功能研究,再次论证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这一语法功能,为先秦副词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文章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总结两书的程度副词系统,将程度副词分为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变化和表示程度轻微三类,在此基础上对两书程度副词分别进行描写、统计并加以比较,由此可以总结两部专书乃至先秦汉语程度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5.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6.
《论语》《孟子》时间副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汉语中,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使用频率很高。而在副词中,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副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频率上,都占不小的比重。为更好了解先秦时间副词面貌,文章选取先秦时期有代表性的两部文献《论语》和《孟子》,对其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作动词用的“竟”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其他用法,但一些用法陆续被时代淘汰,而作为副词的“竟”在明末的《型世言》中则用法多样。通过历时角度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竟”从古代汉语的动词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跨类副词,乃至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表高程度的副词7个:“极”、“最”、“至”、“太”、“大”、“甚”、“殊”。所用副词不多,但用例情况复杂,小类齐全,已非常成体系。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中表高程度的副词与其他先秦同类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异类副词的连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否定副词与他类副词的连用最为常见。本文选取先秦两部有代表性的文献《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对其中否定副词与他类副词双项连用的情况进行考察,研究连用副词的共现位次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韩慧鸽 《现代语文》2010,(5):147-150
本文在对《颜氏家训》语气副词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将其与先秦时期《孟子》中的语气副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总结出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进而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揭示了语气副词在中古汉语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春秋经传集解》限定范围副词主要有"唯"、"但"等八个,常用于谓语前,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用于主语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集解》限定范围副词没有超出先秦所使用的范围,中古新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在《集解》时代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魏志》否定副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国志·魏书》中的全部否定副词为研究对象,试图认识中古汉语否定副词的一些特点。通过对这些否定副词的分析描写,发现常用否定副词只有“不、非、勿、未”等,和上古相比,数量减少了,分工更明确,反映了中古汉语否定副词向整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料的对比分析,对汉英中介语中英语副词的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就高级英语学习者自身的发展而言,高频副词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数整体上趋于稳定,只有个别副词使用频数发生变化;中低频副词使用数量增多且使用频数整体上呈现出显著变化。就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相比而言,最大的差异在于很多本族语者经常使用的副词学习者却使用不足,有些常用副词甚至不被使用;少数常用副词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但这种情况随着习得的深入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程度副词12个:“极”、“最”、“至”、“太”、“大”、“甚”、“殊”、“弥”、“益”、“愈”、“逾”、“滋”。其内部发展不甚平衡,表达程度高和表达程度变化的程度副词均已成体系,却未见真正表达程度轻微的程度副词。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程度副词与其它先秦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将学界近百年来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的研究加以系统梳理,并从九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虽然现代否定副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主要集中于微观方面,尤其是对“没(有)”、“不”等常用否定副词的研究最多,争论也较大,对否定副词范围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对否定副词作为一个类的系统专项研究也较少,缺乏整体研究的系统性。否定副词本体研究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及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下的一个小类,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已有百家之言。但对于方言中时间副词的探讨不多。本文依据张谊生老师的时间副词理论体系,对秦州方言中"一径"、"阔立马擦"、"过家"、"阿搭子"、"可"等带有浓重地方特点的时间副词做了探源和分析。通过考察发现,天水秦州方言的时间副词各有其特点,并且保留了一部分受外来语影响的词汇和古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分类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名1-2岁儿童长期跟踪观察得到的语料做分析,试图找出1-2岁儿童早期副词使用的总体状况和习得特点,并探究其原因。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否定副词,其次是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不",程度副词中"还"的使用频率最高。文章认为,儿童早期副词习得与语言输入及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语言中副词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调查的1~5岁汉族儿童语料中,共出现101个副词.儿童副词语法功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组合能力的发展上.儿童副词语义的发展呈现出三种倾向:限制性副词的习得优于评注性副词、描摹性副词的习得;宏观限制性副词的习得优于微观限制性副词的习得;积极义副词的习得优于消极义副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19.
界变义时间副词关涉到情状在时间轴上的质变,具有动态性、异质性特征。界变义时间副词对情状具有时间定位功能,我们可以根据界变义时间副词语义时间定位模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首先从体的角度可将其分为"先事、后事、当事、当事—后事"四类,然后从时的角度可再对这四类界变义时间副词进行进一步的小类划分,从而构建起界变义时间副词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