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2.
昔日学友现在英国攻读教育学硕士,借回国探亲之际特意来小聚。寒喧过后,我饶有兴味地问他,都说东西方教育差异很大,果真如此吗?学友回答,一点不夸张,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西方教育更注重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这种模式双方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梁卫星 《江苏教育》2014,(13):77-79
<正>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越界……他越界得太远,我甚至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这个词语仿佛一卷胶带,光荣地记录着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得说,  相似文献   

4.
到底听谁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文汇》2007,(2):13-14
不久前,在“如何看待大陆的大学教育”这一问题上,杨振宁表示,从本科教育和社会贡献这两方面而言。即便是中国一般的高校都很成功,对国家贡献比美国大。20年来中国高速发展,很大的功劳来自高校,因为成千上万的人才都是高校培养出来的。而美国哈佛大学的乓成桐教授却毫不客气地指出,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薛涌则预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以后会让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更加深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正1999年10月北京市第12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颁奖会上,"紫禁杯"奖项主要发起人陶西平先生发表了题为"让失败率为零"的演讲。他认为,这一原本由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1996年向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主张里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在  相似文献   

6.
袁淑伟 《中华家教》2012,(11):10-11
很多家长在微博、论坛、茶余饭后,一边热转和热议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质疑,一边在相互打听、交流该为孩子报哪个补习班,对所谓"减负"措施不屑一顾。家长们大多处于一种焦虑、烦躁甚至心口不一的境况下。专家们说,中国家长们正在陷入教育恐慌。那么,是谁制造了教育恐慌?家长:无奈的选择程程妈妈: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是三年级之后,我发现情势不对。为进一所好中学,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孩子们都变得"身怀绝技"。如果再不让孩子多学些东西,怕是难以应付以后的竞争。所以,我赶紧送程程去补  相似文献   

7.
张丽生 《考试周刊》2014,(19):159-159
<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应该是快乐教育的最初构想。快乐教育的倡导者、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头流出的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用一种愉悦的环境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教师》2011,(3):2-2
<正>"我们‘被教育’了十几年,到头来,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只能说,我们所谓现实的教育都是在自欺欺人而已。"08届大学毕业生小吴曾发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探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大学里沉睡的那部分人,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近日,《长江商报》的记者在采访中询问小吴,是什么原因让他觉得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小吴如是回答。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学习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论著中的“教学合一”理念,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有思想、有高度的提法,让中国老百姓对幸福家庭和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盼。"有用之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十八大报告要求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孩子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渴望子女成  相似文献   

11.
家长认同谁     
何年 《教育》2011,(13):28
企鹅出版社对"虎妈"进行的商业化炒作会很快过去,但是对"虎妈"的思考会长时间留在中国家长们的心里。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都会自问:"我要做‘猫爸’,还是做‘虎妈’?"一系列政策和现实情况显示,中国官方反对"虎妈"支持"猫爸",家长则是心向"猫爸"却效仿"虎妈"。家长口头声讨"虎妈"青年女作家六六前不久当上了家长,这让她也关注了"虎妈"。看完"虎妈"故事,六六发表了这样的言论:"《虎妈的战歌》的作者蔡美儿的大女儿是学钢琴的。我猜她一定不知道朱丽亚音乐学院所有的窗都是封死的,原因是那里的自杀率太高。学音乐的目的是什么?是领会音乐的美妙,还是为了出人头地?我相信牛顿、贝多芬、莎士比亚这些人取得成就的原因,肯定不是为了满足母亲的需要。"北京男孩王越的母亲是"猫爸"的支持者:"如今风行‘赏识教育’,父母不可能严厉起来。"从儿子小学开始,她就对其进行赏识教育,这位母亲是典型的"猫妈"。  相似文献   

12.
英国怎样培训中小学校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教育政策将"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作为基本的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具有坚实的教育理念基础和价值导向,"让每个孩子都在一所具有优秀领导的学校内就读"成为人们的共识。基于此,学校和校长对学生的发展承载了巨大的责任。因而,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决策与设计,有其非常明确的目的,不是将目光放置于学校  相似文献   

13.
官芹芳 《上海教育》2012,(26):27-29
地方政府主要关心的不是家长为何选择"在家教育",而是家长能否提供恰当的"在家教育"。伯纳德·泰福德(Bernard Trafford),英国纽卡斯尔皇家文法学校校长,同时也是英国私立学校校长大会主席,他常会向人提起自己在1991~1996年之间的一段特殊经历。那时候,他刚被任命为一所初中的校长,而他的妻子却在家教育他们的两个女儿。那个时候,英国选择"在家教育"的家庭还很少见,周围的人都视他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66):173-174
当英式"欢乐教育"碰撞中式"勤学教育",会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最近,BBC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下文简称为《中式学校》),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极大关注。5位中国教师自信满满地来到英国一所中学,用中国式教学教50名英国学生。然而,"中式教育"在英国的学校表现得明显"水土不服"。糟糕的课堂纪律、大声喧哗、嚼口香糖、泡茶、罚站等,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教育环境中,导致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之间的互不适应、矛盾升级。但是,最后中式教育还是"赢"了。可是,最终考试成绩的完胜,是否意味着中式教育的完胜?"中式教育",路在何方?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中国教育者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本文旨在研究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异同之处,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希望能在对比中西方教育差异,得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谁读职校?     
城市里谁在读职校 "又要交学费了!"新学期开学总让程字(化名)感到很苦恼.怎么向家里伸手要钱,看着父亲疲惫的身影,他有些不忍心.  相似文献   

16.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17.
别里科夫是个小人物,是俄罗斯19世纪90年代的普通中学教员,其典型性是:生活与人生装在套子里.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在棉大衣的套子里,把使用的小物品也装在小套子里,坐出租马车要用车篷包起来,总之他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各式各样的套子给装起来.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思想装进无形的套子,躲在他教学的古代语言里逃避现实,只认定"刊登各种禁令的官方文告和报纸文章才是明白无误的",用"将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套起来的恋爱与可能的结婚让他身心憔悴,神经兮兮.他更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也装进他的套子,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搬出清规戒律逼迫着周围的人让步,在他影响下,"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  相似文献   

18.
抽奖式惩罚     
<正>小文和小亮又打架了!这两个人都是火爆脾气,每次有点小矛盾就会打起来,多次教育都没用。我把俩人拉到办公室,准备再好好"教育"一番,可是还没讲几句,上课铃就响了,于是我只能让他们先回教室上课。我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思索如何"惩罚"他们,好让他们改掉冲动、火爆的毛病。突然间,我脑子里冒出一个想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这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而快乐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太原市小店区沙河街小学将"让学生快乐成长"作为教学理念,力求将"快乐教育"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和谐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让师生对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安排时乐于接受、参与时享受过程、结束后体验快乐。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支持。一、学校管理:科技管理,快乐护航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我校大门出入口、校园周边、校内操场、教学楼楼梯口以及每个楼层的两端都安装了红外  相似文献   

20.
谁是说谎者     
英国货船伊丽莎白号,首次远航日本。清晨,货船进入日本领海,船长大卫刚起床便去布置进港事宜,将一枚钻石戒指遗忘在船长室里。15分钟以后,他回到船长室时,发现那枚戒指不见了。船长立即把当时正在值班的大副、水手、旗手和厨师找来盘问,然而这几名船员都矢口否认进过船长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