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每到"求职季",各种招聘形式层出不穷。而在多种招聘形式中,"微博招聘"大有异军突起之势,它以成本低廉、互动性强、效率高等优点格外引人关注,为不少乐于"尝鲜"的毕业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微博求职"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凯 《教育》2011,(18):5-5
<正>日前,网络上一则名为《爆60来位温州市交通系统干部家属被"内部招聘",打造温州"世袭局"》的帖子引发网民关注。帖子爆料,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9年来吸纳领导亲属60多人,还存在"量身定制"的"萝卜招聘"情况。有关方面负责人承认存在一定"萝卜招聘"现象,并表示"一些领导在单位干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连招聘饭店服务员都要"有经验者优先"的年代,"工作经验"一下子成了求职者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只可惜,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字眼,往往成了"求职路上的拦路虎"、"高悬于头顶的达谟克利特之剑",学生们纷纷谈之而色变,议之而慨然.  相似文献   

4.
阙明坤 《教育》2013,(17):10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招聘岗位比往年减少15%,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北京、上海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比2012年同期下降两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社会岗位资源僧多粥少、存在暗箱操作及"萝卜招聘"情况下",就业公平"就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具有"问题意识",老师问,学生答,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一堂课就在"问题"的包围下看似完美地谢幕了。殊不知,"问题"也有"真"、"假"之分,也有"有效"、"无效"之分,"死"与"活"之分。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答案只有一个,"问"在学生需要时的问题。一、关注学生疑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肯定会有疑问,  相似文献   

6.
圣人观卦,非只观一卦一爻。复卦一阳始生,以归正迁善为义,正始归,善初迁,尚犹微弱,以无妄养之。无妄卦六爻皆遵无妄之义,初、三、五、上四爻,爻辞明言"无妄",象传六二言其"未富",九四言"固有之",也是无妄之意。虽皆无妄,然其居位不同,时势殊异,犹有吉凶之别。初九位正而处卑,"吉",六二居正而得中,"利有攸往",九五位尊而中正,"勿药有喜",此三爻都因居住"正",或吉利,或有喜,卦辞言"元亨利贞";六三失位而居内卦之极,无妄有"灾",上九不正而处外卦之穷,无妄"有眚",此两爻皆因失位不正而获"灾",卦辞谓"其匪正有眚";九四刚居柔位,也失正,但下据六三,上比九五,"可贞"补其过,所以"无咎"。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07,(9):28-31
在Google网,输入"语文味",搜索到的相关网页有21万项之多,其中有一个网站就叫"语文味网",还有不少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就是"语文味",可见"语文味"是一个讨论得多么热闹的话题,又是一个多么难以形成一致看法的话题。那么,经历了这么多的讨论之后,"语文味"如何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实践?我们邀请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方面一些资深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围绕"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进行了研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味"已经不再是一个玄秘的词语,而是真切地落脚在了教学的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8.
"隐秀"是日本"幽玄"范畴的一个重要来源。二者有着共通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源头——道教。另外,二者具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分别注重"隐"和"余情",即追求"言外之意"的含蓄之美。但二者在文学创作和审美风格上又存在着差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隐秀"进行阐释时强调,在文辞之中要有独拔于全篇的绝妙警句,而日本"幽玄"论则无强调秀句的作用,反而更看重整体美的审美意蕴。在审美风格差异上,一方面,"隐秀"强调直接的视觉体验性,"幽玄"则追求飘忽不定的朦胧美;另一方面,"隐秀"偏重自然天成之美,"幽玄"则追求刻意雕琢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美学范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各自文化的反映、提炼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地国际化"虽然作为一个新术语备受关注,却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跨境流动"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义的强调与回归.但它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新阶段,不容忽视.中国要想通过"在地国际化"加速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必要从三个方面破旧立新:价值取向方面,破畸重流动性指标之"旧",立普惠性国际化之"新";责任归属方面,破特定部门负责之"旧",立全员参与之"新";实现路径方面,破碎片化国际课程之"旧",立体系化国际课程之"新".  相似文献   

10.
朱熹认为"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其"利"则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一个层面的意义上,"义"就是"利",两者含义高度统一;在另一个的层面上,"义""利"之间存在着冲突。义利二者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前,网络上一则名为《爆60来位温州市交通系统干部家属被内部招聘,打造温州世袭局》的帖子引发网民关注。帖子爆料,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9年来吸纳领导亲属60多人,还存在量身定制的萝卜招聘情况。有关方面负责人承认存在一定萝卜招聘现象,并表示一些领导在单位干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格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这是他就职期间出台的一个重要施政方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有个原则:将霍普金斯的钱用于"人",而不是"砖块和灰浆"。他曾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一词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并渗透到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之中,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既是适应进入新世纪以后解决"三农问题"之需要,更是在新世纪建构一个现代公民国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5):181-182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食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本文作者巧妙地将"食育"与自然角探究活动、生活体验室活动结合,三者一气呵成,寓"食育"于自然之中,寓"食育"于生活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对萝卜的兴趣,并及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以生活体验室为着力点,设计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6.
南唐词人李煜,在亡国失政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这个时期的词作也反映了其生活繁华的宫廷景象,描写对象极具动态美,颇有富贵相;亡国后,他成为了阶下囚,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词作"感慨始深,境界始大",写下了许多反思之痛和凄怆之作。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对"知"之问题有着特别的关注与思考。庄子认为,"知"的对象应由"物"转而为"道","知"的主体应从"形"、"智"转而为"心神"。经由"知止"与"心斋"的工夫,在心灵"向道而思"的过程中,"知"升化而至"心与道合"的"真知"之境。"真知"实际上是对个体之生命意义的守护与生存价值的开启,生命之意义落实于"心",生存之价值维系于"道"。庄子的"真知",正是一种"生命觉解"或"存在智慧"。  相似文献   

18.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制造设备维修高级技师,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名员工,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汽车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为之奋斗的终身事业。1989年3月的一天,已经在一家工厂工作的我,看到《新民晚报》的广告,上海大众正在招聘设备维修工人,儿时朦胧的汽车梦顿时重现。我毅然参加招聘,成为1000多名报考者中18名录取者中的一位,站上了追逐汽车梦起跑线。汽车人都应该有汽车梦,"汽车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汽车人只有把职业、产业和国家三个梦想连为一体,才能演绎精彩之梦。今年是"中国汽车梦"  相似文献   

20.
只要是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萝卜"是我的好朋友。嘻嘻,我说的"萝卜"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萝卜,这个"萝卜"是我的好朋友——罗丹露。"萝卜"有两大特征,请看——她的第一个特征是"高音喇叭"。只要你走进吵吵闹闹的教室,第一个听到的声音准是她发出来的。这位"高音女强人"一出马,简直能将一栋教学楼震垮。因此,"高音喇叭"的称号非她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