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约瑟夫·康拉德在《黑暗的心》这部篇作品中,以其对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作者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及其表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约瑟夫·康拉德在《黑暗的心》这部篇作品中,以其对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黑色、白色以及小说题目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作者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及其表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揭示约瑟夫.康拉德著名短篇小说《黑暗的心》中环境的象征意义,分析小说中运用的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在深化和丰富小说主题、思想内涵及意蕴方面的重要作用,肯定了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黑暗的心》被公认为康拉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小说在艺术地再现十九世纪末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野蛮掠夺殖民地人民残酷景象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小说中描述的旅程不仅是一次欧洲人深入非洲丛林的探险之旅,也是一次黑暗中的“朝圣之旅”。本文主要分析了《黑暗的心》中标题、人物和事物的象征意义,并且指出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在这部小说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它对于整部小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雯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83-85
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的主人公在非洲的堕落行径不仅让他自己在临死的那一刻感到无比恐惧,也让他周围的人体验到在边缘情境下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通过分析《黑暗的心》中主要人物库尔茨和马洛各自所处边缘情境,关注库尔茨在非洲的遭遇所展现出来的人类内部存在中的致命缺陷,以试图解读小说黑暗的象征意义和恐惧的哲学内涵以及该作品中体现出的康拉德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英国十九世纪末的伟大作家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既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又开拓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特别是他的重要作品《黑暗的心》中有着大量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元素。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运用的心理分析、复式叙述、象征手法和印象主义手法这些现代主义元素,阐述了康拉德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从文本的象征意义入手 ,从小说的标题、主题、主人公库尔兹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 ,以揭示其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乐丽萍 《文教资料》2009,(19):38-40
对于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女性主义批评家争议不断.本文作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主题分析的办法,探索了康拉德对于小说的女性角色及其小说的黑暗主题的阐释:女人正是导致男人沉沦的阴暗源头.在<黑暗的心>中,女人成了替罪的羔羊,而<黑暗的心>也因此成为了康拉德的厌女症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象征手法的运用和“他者”叙事策略的两个分析角度,对康拉德短篇小说《黑暗之心》进行了文学读解和赞赏,指出作品<黑暗之心>不仅仅是一部反殖民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充斥“种族优越论”之观点的小说,并对作品提出了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10.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是一篇关于非洲探险的小说。一般认为,小说所描述的库兹是残酷而贪婪的殖民者的代表,但通过对小说的全面分析,可发现库兹的人性随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其人性变化呈现了堕落与回升的不对称的V字型结构。读懂了《黑暗的心》,可更好地认清人性的内涵,也认清人性内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康拉德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流派的影响。《奥尔米耶的痴梦》作为他的第一部小说,其题目本身就是他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本文从象征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解读,分析小说题目所传递的三重象征意义:夫权瓦解,父权破灭,以及西方价值观在殖民地的崩塌,以解读康拉德小说中独特的象征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2.
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利用《黑暗之心》对欧洲殖民者的丑恶行径进行深刻揭露。然而,作为处于帝国主义鼎盛时期的作家,康拉德并没有彻底摆脱殖民主义心理。《黑暗之心》不仅仅是一部反殖民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充斥"种族优越论"之观点的小说。此外,康拉德也指出了在欧洲人与非洲人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卿 《海外英语》2011,(7):259-260
《黑暗的心》是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一本小说。文章主要论述了康拉德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弗洛伊德"心灵结构三重论",并重点阐释了小说两位主人公马洛和克尔兹所代表的自我与本我,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康拉德的丛林小说集中体现了人类的道德主题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在这其中《黑暗之心》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康拉德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小说揭示"文明"下的野蛮,对人类的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写的经典小说。小说讲述主人公逆刚果河而上前往非洲腹地之旅。小说笔法复杂多样,主题深刘。本文以具体实例分析小说中反讽手法的应用,从而加深读者对帝国主义的虚伪本质这一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引入,国内学者对康拉德与殖民主义的批评呈现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有的批评家认为康拉德是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者,有的则坚持康拉德是对帝国主义持反对态度的人道主义者。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对非洲形象的建构为例,通过分析和论述康拉德小说他者形象建构的艺术特征,从而探讨这些争议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康拉德小说的他者形象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约瑟夫·康拉德是2 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坛的先驱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黑暗中心》叙事手法独特,意蕴深刻,是英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两个人物叙述者分置于不同结构层次,有效地相互作用,构成精巧的框型叙事结构,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一步步发掘认识故事所提示的殖民主义的“黑暗”本质。  相似文献   

18.
《黑暗的心》是约瑟夫.康拉德根据自己的刚果之行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文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颠覆和重组,揭示出真正黑暗的不是非洲人的皮肤和非洲腹地的自然景象,而是掩盖在白色皮肤下被利益腐蚀一空的心灵,同时也表现了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中心》里的主人公马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自我心路历程的追寻的分析,可以揭示马洛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批判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20.
《黑暗的心》作为康拉德最受关注的殖民小说,在英国小说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却因其对帝国主义模糊暧昧的态度而备受争议。该文总结了小说中出现的帝国主义倾向和反帝国主义倾向,从康拉德波兰血统和英国公民的矛盾身份,解析受压抑"他者"和占统治地位的"自我"间的身份转换给小说态度带来的巨大影响,借此阐述对帝国主义暧昧态度的身份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