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前导入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课前导入,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88):63-64
良好的导入就像一把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但各种导入方式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良好的导入应为整堂课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积极探索新知服务。  相似文献   

3.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好的有创意的导入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境地。所谓“导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所传授的知识传导给学生。这里,“导”是手段,“入”是目的。那么,又如何导入呢?  相似文献   

4.
韦花 《中学文科》2009,(13):85-86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好的有创意的导入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境地。所谓“导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所传授的知识传导给学生。这里,“导”是手段,“入”是目的。那么,又如何导入呢?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的导入是英语教学的第一环节,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课堂导入是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是教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课堂导入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神、积极思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正好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呢? 首先,注重课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往往预示着一节课良好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导入,往往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教学目的的完成做好了铺垫。例如:在学习“公民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教师用发生在生活中一件事例进行了导入。“三十年前某女工嫌弃家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导入,生动有趣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导入成功,就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虎 《宁夏教育》2010,(1):31-31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导入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形式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钱娇 《成才之路》2009,(31):50-51
导入是教师在开始传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老师导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英语课的导入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堂英语课如果导入适度,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因此,教师应运用各种导入手段,为整节课作好铺垫,以期得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学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导入法,会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转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也会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13.
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导入会对学生起到收心、引趣、激情、启思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就已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情感导入、知识导入、析题导入、背景导入、实物导入、质疑导入、电教手段导入七个方面总结了导语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导入语简单来说就是开场白。导入,教师有计划、有目标地把学生导入到学习情境内,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导入是以教学内容、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情况,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始前,用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了解学习意义与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学习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堂教育上,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程导入教学能够创造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导入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导入点的教学手段,通过课程导入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速融入教学内容,从而创造出师生良好交流的教学环境。从教育信息学的角度上来讲,初中的语文教学需要照顾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导入教学在初中语文  相似文献   

16.
郁萍 《科学教育》2010,(1):30-31
语文课的导入设计早已成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导人重形式,重表象,重热闹,为导入而导入,方法与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其实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环节之一,为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创设良好的氛围,从而为落实教学目标做铺垫。那么,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解读和钻研文本呢?  相似文献   

17.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张伟 《课外阅读》2011,(10):66-66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导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陶然 《文教资料》2014,(21):186-187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良好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本文将从英语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具体的方法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