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教学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结合伽利略单摆实验的内容,研究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空气阻力的存在是否是影响小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小球在刚性光滑轨道上纯滚动时没有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动力、影响小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的观点,意图突破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理解的局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的"功和能"部分,有这样一道功能题,它被许多的教辅资料所选用,也曾被不少地区的模拟考试、质量检测卷青睐.原题和解析如下. 题目.如图1所示,在倾角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两小球用一根长L的轻杆相连,下面的B球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球从静止开始滑下斜面后进入光滑平面.  相似文献   

3.
龚长流 《物理教师》2007,28(8):0-3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第4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中有这样一段话:“……伽利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如图4.1—1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方法是行动的指南,近代物理学先驱伽利略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时,先研究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再采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将斜面外推到倾角为90°的状况,从而在没有条件研究自由落体的情况下,用间  相似文献   

5.
“锥体上滚”展示了一个双锥体从斜面底端自动滚动到斜面顶端的“反常”现象,能与之相见的人都会因此而产生疑问,引发学习和探究的好奇心。但是由于“锥体上滚”制作的不便,造成很多人无缘与它相见,而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使“锥体上滚”的制作变得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6.
17题:如图14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与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相似文献   

7.
a.演示现象。如图1所示,将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演示仪,从斜面某一高度上滚下,当它滚到水平面一定位置后,又会往回滚动,直到返回斜面(返回斜面的高度视斜面和水平面光滑程度而定),然后再往复下去。图1 动、势能互相转化演示b.演示仪的原理。当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演示仪向下滚动时,该演示仪中的重物挂住中间的橡皮筋,不随圆罐滚动而是绕着橡皮筋转动,使橡皮筋成X型,滚动圈数越多,橡皮筋形变越大,弹性势能也越多(如同给手表上发条的道理一样)。这样,当滚到水平面某一位置后,就会往回滚。c.演示效果。当该演示仪从斜面往下滚动时,是演示将物…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版本的高中物理新课标课本都在必修1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一节安排并解读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即双斜面实验,小球从一个下降的斜面滚下并滚上一个上升的斜面;而初中物理新课标课本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一节安排的则是一个单斜面理想实验,即小球从一个下降的斜面滚下并运动到粗糙不同的平面上,高中教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伽利略当年为什么要做较复杂的双斜面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中正确地表示斜面对重物的弹力是:( ) 2.用理想实验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相似文献   

10.
一、单选题。 1.如右图所示,一木块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设x坐标轴向左为正,则下列各图中哪一个表示了木块速度的x分量与时间的关系。[ ] 2.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米时,B球从距塔顶b米处开始自由落下,而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高度为:[ ]  相似文献   

11.
巧用图象解题白银市实验中学王永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它直观地表示出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有关匀变速运动的所有问题都能利用图象很快求解。举例如下。例1沿某一粗糙斜面底端滚上一小球,球滚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试判断向上滚...  相似文献   

12.
新版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人教社物理室编 )第一册第 138面第 (4)题笔者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 .原题为 :“质量 m=3kg的物块 ,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10 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 s=2 m,斜面的倾角 θ=3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该题的错误在于 :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 .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拉力 F =10 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 ,一个是拉力 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θ,且 F 相似文献   

13.
例1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倾角θ=53°,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斜面体顶端,如图1所示,斜面体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体上,绳与斜面平行.当斜面体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细绳的拉力及斜面体对小球的弹力.(g取10m/s^2)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怎样滚得远》的综合实践课。一些教师进行了专门的试验。 喻志荣老师选取了长短不一、轻重不等的不同圆柱形物体作为滚动物体,斜面选择的是20厘米长的光滑木板,用书本垫在后面以调节斜坡与底面的夹角。在滚动时尽量使物体沿直线方向运动并且每次松开物体的力度保持一致。获得的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小车的运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对小车的运动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在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对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产生问题:“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滑出去的距离远近与什么有关﹖”,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对影响小车在平面和斜面上运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做出一定的假设;2.能够依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  相似文献   

16.
说到“物体运动到达最高点”,不少同学会不自觉地认为物体此时的速度v=0.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 例1 如图1,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固定不动),并能沿斜面上升h高度到达C点.下列说法图1  相似文献   

17.
振动和波中错误理解十例陈贵臣叶俊峰(河南省内黄县一中,456350)错误之一机械振动中的平衡位置一定是往复运动的正中间位置.如图1,一小球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图1离地高为h的A点由静止滑下,滑上倾角为β的光滑斜面,能滑到最大高度仍为h的B点.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同为h,斜面的总长度同为l.但是乙斜面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顶端同时释放,不计在接触处的能量损失,问哪一个小球先到达斜面的底端?  相似文献   

19.
如图,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0射向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发生多次碰撞后又回到原入射点。若每次碰撞中无能量损失,球与斜面碰撞时,接触的时间忽略不计,则小球在此阶段共经历的时间为多少?(杨云飞供稿)2003年第12期“趣味竞答”参考答案:理发店2003年第12期“趣味竞答”获奖者名单仇念飞(湖南邵东)熊波(湖南长沙)唐锷(湖南涟源)冯沛(湖南湘乡)陈鼎(湖南汨罗)李平(湖南邵东)2004年第1期“趣味竞答”参考答案如图所示,出手后的球在空中经历了“A—b—C”的过程,设经历时间为t1;以速度v0入手后的球与手一起经历了“C—B—A”的过程,设经历时间为t2。…  相似文献   

20.
【例1】如图1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木板与斜面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