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常常有学生在随笔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信任,缺乏真情,只有虚伪……"难道我们的生活真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缺少真、善、美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发现这些真、善、美呢?作为语文老师,我陷入了沉思.罗曼·罗兰说过,"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熏".即用美文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章,吸收那些规范、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2.
语文美感教学要以情感人。以美陶冶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何谓美感?在通常情况下,美感指的是人们的审美感受。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景物异常丰富、多姿多彩,因此,自然景物的美就成了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景物的描写,都十分“美”。懂得如何挖掘景物的美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挖掘语文课文中的美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生的眼里,总觉得大人们常说的真、善、美似乎与他们无关,就好像离他们很远、很远的。其实,真、善、美就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那么,学生如何才能体验到真、善、美呢?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教育学生努力到生活中去寻找真、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品德课上,有一位老师给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错的,偶然的感悟,亦或他人的参透,都可以让我们捕捉到美的踪影,感受到美的存在。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美也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那么不仅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以美启真,以美导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作了一些尝试,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领略各种不同的美。 我在电子市场把不同款式的鼠标、主机箱、…  相似文献   

5.
一、引子:激趣 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如何练就一双慧眼,在生活中捕捉美,在写作中体现美呢?不妨我们做个猜谜游戏,也许大家会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6.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禅语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春日里的一畦绿草,一声鸟呜;夏日里的一丝凉意,一声蛙叫;秋日里的一片落叶.一滴寒露;冬日里的一片雪花,一轮暖日,都能触动善感的心弦。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大自然没什么感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按此说法,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存在,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其实,幸福很简单,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8.
发现     
一个小天使问上帝:“为什么要给人类眼睛呢?”上帝笑着回答:“因为我希望所有的人,可以发现美的存在。”人长着眼睛就是为了发现各种事物,虽然耳朵也可以发现,但总没有眼睛更直接。我喜欢用眼睛去捕捉美丽的四季。  相似文献   

9.
在“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的过程中,叶澜教授提出了“教育美”的命题。我认为,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因而就使教育过程获得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美。作为一位校长,固然要致力于创造教育美,但首先要善于发现教育美。一、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的事物,缺乏的是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与普通教师相比,校长从哪里去发现教育美?我的体会是:第一,要从学校的传统文化中发掘教育美;第二,要从学校的变革性实践中发现教育美;第三,要从学校的未来发展中规划教育美。  相似文献   

10.
要么假话、套话连篇,要么语句不通,辞不达意地写几行,要么—连几篇甚至十几篇均是同一内容,除了字迹不同,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我有时特别苦恼:山里孩子的作文怎么了?难道是山里孩子的生活不丰富吗?大自然的花鸟虫鱼、青草绿树,浓郁的民风民俗,和睦的邻里,淳朴的亲情,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大山里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大山”,写有“大山味”的作文。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到我的身上,就可以说成:“世界不缺少发明创造的机会,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数学有着多方面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感受、欣赏、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用响亮的啼哭声寻找着幸福。甚至长大了的我们还要常常自问“幸福在哪里”。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擦亮双眸,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14.
俞晓姝 《成才之路》2014,(13):67-67
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完整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有着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抑或是美轮美奂的中西方名园,无不给我们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触动我们的心灵。经常听到我们老师感叹:“欣赏课太难上了!”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一、精彩多媒体,让欣赏课更精彩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孩子对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时缺乏感知能力,我们的欣赏课就是要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欣赏的开始便是看。  相似文献   

15.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用响亮的啼哭声寻找着幸福。甚至长大了的我们还要常常自问“幸福在哪里”。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擦亮双眸,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又是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净化人的情感,使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重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出于生活。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发现美,提炼美的素材,将美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因此,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矛盾不可避免地要在意识中表现出来.那么,客观世界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在作为人类意识的一部分——数学中有着怎样的体现呢?  相似文献   

18.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加之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所以总觉得自己周围的事物都那么平凡,没有什么美的光彩。其实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炫人眼目的,许多事物的美就藏在平凡的外表…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于是我将所有看到的、感受到的美记录下来.就有了我的这本“美丽日志”。  相似文献   

20.
青竹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jyljy 课堂教学的和谐状态应该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真诚”的表达,基于教师对数学内容“友善”的呈现,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同样,学生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感知到了数学所带给他们的“美感”,获得了“善学”的方法,也一定会形成“真知”,奠定富有创造力的丰厚的数学知识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