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态势下,什么样的报纸才能叫主流媒体?恐怕并非大报就叫主流媒体,并非党报就叫主流媒体。如果我们的报纸充斥了枯燥呆板的工作化报道,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者满是恶俗社会生活丑陋的一面,满是琐琐碎碎的一地鸡毛,读者无法从中看到社会发展的真实轨迹,那么也就称不上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读者的认可,取决于主流人群的主流价值观。面对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施虹 《新闻传播》2004,(7):73-73
对于一张把读者定位逐步转向高端人群的报纸来说,有深度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定位和层次。这其中,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李庆民 《记者摇篮》2005,(8):22-22,47
一版头题,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它既是一张报纸办报宗旨、社会定位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一张报纸品位、形成自身特色的重要方面。独具特色的一版头题,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一张报纸在一个地区、一定层面的读者中的影响,成为一个地区主流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近读辽宁老年报一版头题,以为经营得比较有特色,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为了报道报党的十七大.各媒体纷纷投入重兵。党代会不同于全国“两会”,在报道内容、尺度把握等方面要求更严。广州几家报纸的定位不同,版面呈现的特点也不同。《广州日报》作为一张党报,报道尺度把握稳妥,内容全面深入,思想性、贴近性和可读性兼具,权威高端尤为明显,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扬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孟为 《青年记者》2007,(14):21-21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类报纸对其报道风格与市场定位开始进行深入反思与改革探索。一些媒体出现了一种新动向提出创建城市主流媒体,“主打主流人群,主打主流新闻”。而与此同时,一些党报为了改变其销量与影响下降的局面,曾一度“大报小办”,所谓“师小报之长技以制小报”,结果反而是失了优势,得了劣势,丢了党报主流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6.
都市类报纸的主流读者是谁不少人认为,主流读者就是高端读者,社会中上层的一群人。高端读者基本等同于精英读者,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也被认为是向精英化报纸转型,甚至有论者拿《纽约时报》的标准进行分析。 需要明确的是,主流读者绝不是高端读者或精英读者。在我国当下的环境中,主流的人是广大的农民和普通市民,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多数。做出这个区分有如下意义:纠正一些媒体打着为主流读者服务的旗帜,实际上是在为人数较少的精英服务的假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将主流读者定位为高端读者的做法,会使得广大的普通读者越发缺乏接近自己的媒体。  相似文献   

7.
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广告收入的萎缩,使党报的影响力在下降。党报面对挑战,要突围成功。就必须跳出传统思维,进行战略转型,做现代的主流媒体、强势媒体和高端媒体。针对主流人群,党报必须提供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日报》是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的龙头报纸。近年来,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一直致力于探索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化运营的问题,确定《哈尔滨日报》必须从都市主流媒体的市场定位出发,认真研究代表主流社会意识、传递主流社会声音、体现主流社会价值取向、实现主流社会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在主流媒体的市场定位下,近年来在组织具有影响力和针对性的读者参与性活动,提升党报亲和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元莉华 《今传媒》2005,(9X):38-38
新闻之于读者,犹如珍馐佳肴之于食客,那是人欲求先睹为快、先尝为快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读者却总嫌我们报纸上的新闻乏味,特别是所谓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甚至头条新闻,卒读者更加寥寥。其故安在?原因是记者把大量的不是新闻材料的东西充斥于新闻中。  相似文献   

10.
重大时政报道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块磨刀石.而每年的全国两会会场是一年中重大时政新闻的最大集散地,是众多媒体拼抢主流新闻的主战场,是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大平台,因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齐鲁晚报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报道,不仅仅在于锻炼队伍,展示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报道中提升报纸对主流价值的萃取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提升对主流人群的影响能力,增强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青青 《新闻世界》2010,(12):98-100
无论是从产业层面还是从事业层面来看,传媒政策都要求媒体不仅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还需要关注市场(受众)需求。那么,在“市场”与“事业”的博弈状态下,“党性”明显的主流媒体是如何生存的?此类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是否有效的践行了相关传媒政策呢?本文以报纸为主流媒体的代表,考察2003—2008年之间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变化与国家传媒政襄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眼下各大媒体关注的一个重大主题,也是当前读者所关注的主流新闻。地市晚报作为地方性生活类报纸,同时也是地方主流媒体,对这一重大主题,不是要不要报道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新报道方式,提高报道影响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其生 《青年记者》2008,(11):23-24
如何让一张报纸频现亮点、凸显个性?笔者职的<城市商报>,定位是"都市早报",创刊至今只有五六年光景,但很快在媒体竞争比较激烈的经济强市苏州闯出了天地,跻身于主流媒体之列,引起了周边同行的关注,尤其是它的个性化办报手段备受好评.  相似文献   

14.
胡文 《新闻知识》2002,(10):9-10
8月6日,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的《南方日报》突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其改版宣言中,表示要确立华南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明确以政经新闻为主体,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读者对象定位为以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投资者、经营者、公务员以及专业人士为主的高端读者。该报在报头的下面提出纲领性的口号:“高度决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媒介     
发行量下降,收入锐减,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伴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突破,窄众化、精确定位的出版物甚至是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报纸将会出现,这将为报业带来更多的收入。请看《欧美报业的数码印刷》。《当奥运接力棒交给伦敦》分析了英国五家主流报纸对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报道,这些报道可圈可点,趣味十足,值得国内媒体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发行期间,一些报纸言必称“主流”:什么读者定位面向“主流人群”啦,什么以刊登“主流新闻”“主流资讯”为主啦,什么在本区域发行量、影响力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主流地位”啦。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报纸似乎一下子全都变身“主流”或正在向“主流”迈进。其实,很多报纸对“主流”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一些报纸标榜的所谓“主流”,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不敢苟同。比如一家宣称自己是某某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的晚报,居然在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新闻“热线”启示:本报“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传播海量信息的时代,党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县市级报纸,由于受人才不充足、体制不灵活所限,新闻报道"轻飘飘"现象存在,如何重塑党报权威,让"小报"不小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传统纸质媒体发展至今天,真正有发展空间的,应当是以意见、解读和视角取胜的主流报纸。这样的主流报纸,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信息纸,也是一张观点纸,它的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最大的。《昆山日报》尽管是一张县市级报,但既不放弃主流,也不降低视野,坚持以"厚重"统领办报,用深度新闻、评论等报道利器提升报纸"含金量",用策划、学习机制等人才培养手段锻造  相似文献   

18.
马为 《记者摇篮》2005,(1):20-21
权威信息发布是都市报时政报道的灵魂。提高报纸自身的公信力.牢固树立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是目前各个都市类报纸所共同面临的课题。与此同时,当今各种各类媒体杂陈的现状下,克服自身边缘化倾向。进入一个地区主流媒体的行列.公信力的问题更不容忽视。在这个方面,权威信息的发布就被摆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占领时政信息的制高点.传播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19.
做大做强主流文化新闻 党报的改革具有其他新兴媒体难以比拟的艰巨性,党报的“文化新闻”版面临全新思考和定位,我们认为,坚持大报的理念和优势,即一份以高端读者为服务对象的严肃大报,应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战略,“文化新闻”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党报的非主流化与都市报的主流化,已成为报纸推进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武汉地区的报纸为例,《长江日报》把多年前确立的“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方针,改为“影响有影响的人”,其市场定位显然由党政机关干部扩大为社会中端群体。《楚天都市报》在秉持百姓情怀的同时,“高扬主流化旗帜,报道时政大事”,以此“打造责任媒体”,其市场定位显然由市民群体向社会中端或高端群体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