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庭的和谐促进社区的和谐,社区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确保国家的和谐.链接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被为现代社会的“稳定器”,“安全阀”、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成败.本文从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的服务效果、服务途径、服务方法,论述了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创新-以实务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培养高素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储备更多新鲜力量。务实-以实务课程体系构建为契机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改革,为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办学竞争力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切入点。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牢固确立重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以学生为本和“立足本土,服务本土”为出发点的理念。这一体系可以分为实验实务教学课程体系、课程实习体系、毕业论文(设计)体系和学生课外自主实践体系等四大有机联系的模块。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社会工作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社会工作高职教育必须传承社工价值理念,弘扬社工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职业素质;营造社工文化环境,创建社工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民生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对特殊儿童提供预防、教育、康复、职业训练等领域的综合服务,社会工作成为其重要的专业支持。基于英美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经验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工作在特殊儿童的筛选评估、专业服务、团队沟通以及政策倡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特教体系中社会工作支持服务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特教政策,促进专业融合,拓展实务模式以及加强社会宣传。  相似文献   

5.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重要生活单元,在当代社会的功能日益凸显,因此,和谐社区便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创建基点。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谐社区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层面工作的密切融合,而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运用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及技巧,以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为工作切入点,和谐社区的构建才具有了实践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构成了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工作,同时又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战场。为有效发挥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效能,实现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跨越式发展,从治理创新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在客观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初步发展成果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部门必须真正理解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内涵、将社会工作纳入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与财政预算、建立社会工作培育与"三社联动"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机制,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必须深挖机构项目自主开发能力、提升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提高机构资源筹措能力、精心打造社会工作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G县农村孤儿服务项目为例,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时间交通的限制、稳定平台的缺乏等是制约农村社会工作志愿者项目介入效果的重要因素。指出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亟须政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完善农村社工人才开发与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平台,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使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场域也能运用专业方法为农村散居孤儿等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社会实践不足,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国际化专业理论知识本土化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乏和社会工作领域就业供需结构失衡明显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以进入门槛低、可持续性强、社会需求大、创造社会资本和激发学生兴趣等优势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将公益创业实践有效地嵌入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应注重把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科研体系、以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广泛参与实践以及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社会工作实习中实习时间片段化、实习内容零散化,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困境,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需求评估,设计服务方案,并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专业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社会方法。它强调以团队的方式来共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四川5·12地震后,高校学生辅导不足、学生需求面广,个案管理尤显重要。提出了在震后高校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挖掘并建立个案管理模式服务于高校学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