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淮北市的地理、人文环境及历史沿革造就了淮北方言的特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对淮北方言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使我们清晰看出其在共时层面上具有的特色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昆明方言是较为丰富发达的汉语方言之一,其丰富发达表现在许多方面.语音、词汇自不必说,就语法来看同样如此.如果说词汇在昆明方言中是琳琅满目的珠玑,那么,语法就是把这些珠玑穿缀起来的金丝银线。通过语法规则的“剪裁”、“编织”,就可以使昆明方言妙不可言.本文主要通过对昆明方言构词法的特色和词句构造与传统思维关系的分析,从而揭示昆明方言语法的独特之处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方言间的语法差异远不如方言语音,词汇的差异那样容易觉察,因此,方言语法调查研究较之方言语音,词汇调查研究要困难的多,主要困难集中在方言语法材料的识别,方言语法的用字,方言语法材料的收集等方面,针对这些困难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解决困难的办法进行探索,对研究汉语言语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立婷 《教师》2012,(36):127-127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各有特点。淮安方言是中国诸多方言中的一种,它隶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方言,其语音、词汇和普通话有若干差别,语法和普通话差别不大,从略。  相似文献   

5.
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概况了前人时贤对张家口方言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张家口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对张家口方言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韩晓飞 《现代语文》2010,(7):104-106
集安市隶属吉林省通化市,集安方言是通化方言的一个下属分支。由于山区地理位置的局限,集安方言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与通化方言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本文介绍了“的”在集安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其他用法,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的”的变读、代替“子”的“的”、“数量短语+的”和“名词+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记述了陕北方言的分布,形成的过程以及陕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傣绷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瑞丽、陇川、孟定、耿马、孟连等中缅边境一线。傣语方言之间语法基本一致,但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文字书写上。文章主要从语音、词汇、文字等方面对傣绷方言概况进行探讨,并与德宏傣语(傣那方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阮咏梅教授《从西洋传教士文献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一书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传教士对汉语方言的认知和学习情况;台州土白圣经译本的译者、形式和效果;台州土白的语音面貌及百余年来台州方言的语音变化;台州土白词汇的构成;台州土白的语法特征及百余年来台州方言的语法演变.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现象。方言介词是汉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杭州方言常用的介词,对杭州方言介词的特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经过调查显示,普通话在淮北人语言观念中的地位逐步加强。淮北城区本地学生作为"双言人"主要代表,在各种场合有选择的使用淮北话和普通话,对于普通话的接受和使用度逐渐提高,但对自己的方言仍然有着很高的忠诚度。淮北话和普通话在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  相似文献   

12.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目前仅见王梵志《吾富有钱时》一诗,而前辈解释多有歧见。文章立足于中古文献典籍。结合音韵、方言、汉语造词语法及文字训诂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从普方古等三个语言平面对词义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以觅其确诂,揭示语源。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表明“貌哨”非为“貌魈”,无“貌丑”义,应属隋唐之际的口头俗语。本义为相貌不正,词义引申为态度不正,意即看不顺眼,诗中义指(妇儿对吾)态度冷淡。  相似文献   

14.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5.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义扩大是词义变化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崽”是长沙方言重要亲属称谓语之一,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儿子”。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沙方言“崽”词义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单指称儿子,也可以指称女儿。本文对长沙方言亲属称谓词“崽”词义扩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了长沙方言其他亲属称谓词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7个,其中"垛"、"撮"、"泚"、"觑"、"搛"、"斗"、"纠"、"勒"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亢"、" "、" "、"[宀丐]"、"靸"、"仰"、"[歹皮]"、"[歹辟]"、"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古音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7.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5个,其中“蝶”、“下”、“降”、“冲”、“[目聂]”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食掌] ”、“揰”、“嬔”、“鵮”、“ ”、“胤”、“縼”、“煠”、“ ”、“烃”、“烼”、“ ”、“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8.
"跳蚤"作为基本词存在于汉语方言中。对比汉语各方言点"跳蚤"一词的语音形式并分析其构词理据,可以发现北方汉语方言与南方汉语方言在表达"跳蚤"这一概念上存在差异。北方汉语方言多用"蚤"的合成词形式,少用"虱";南方汉语方言则少用"蚤",多用"虱"的合成词——狗虱。究其原因,可能与南、北地区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试析贵州话中的虚词“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话中的“法”有虚实两用,作为实词的“法”与普通话一致,而作为虚词的“法”,除了在“想法”、“说法”等词中与普通话相同外,其余三种用法均是普通话没有而贵州话独有的。  相似文献   

20.
宿迁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既非词语的构词形态亦非构形形态的特殊动词重叠结构,是正反选择问句中省略"不"的一种特殊表达。另外,宿迁方言被字句标记词有"被"、"给"、"来"、"挨"、"撩"等多个,与普通话的用法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