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在7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思想。他一生追求和提倡教育民主,从30年代起,就提出“公民教育”,他说“普及教育是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人人都能通过受教育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他主张“教育要为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他呼吁革除传统的教育思想,认定“以老百姓为本位”。这…  相似文献   

2.
匡瑛 《江苏教育》2023,(34):49-53
班华先生深耕德育理论与实践,一生指导无数中小学教师开展德育活动与教科研实践。先生对于职业教育德育的观点和思想均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他将“心理—道德教育”理论和关照个体精神发展的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提出要深入关照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班华先生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一直坚持的自觉教育者和自觉学习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在7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思想。他一生追求和提倡教育民主,从30年代起,就提出“公民教育”,他说“普及教育是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做一个合格公民”。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人人都能通过受教育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他主张“教育要为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  相似文献   

4.
张澜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主义者,他一生追求民族的自立富强,不屈服于黑暗邪恶势力,始终为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而奋斗不息。他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树立起了一个资产阶级开明进步人士的形象和风范,而且留下了一系列极富价值的民主主义思想遗产,尚墨思想即是他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他于1948年所写的《墨子贵义》一文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尚墨思想,代表了他人生后期的思想水平,其中既有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也有他一生经历的凝聚,更有对新事物的努力适应。故尔认真分析研究张澜先生的尚墨思想,有助于对他的深入全面了解,有利于对他的客观公正评价,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杰出的新闻工作。他一生对新闻事业情有独钟,创办了6刊1报,在没有言论自由的黑暗年代他立足于大众立场,从实际出发,以推动化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只有事业的热情,绝无个人的野心。新的社会制度赋予了邹韬奋先生为大众办报的思想以全新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贴近”报道原则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当我们怀着崇敬与悼念的心情纪念这位“空前的民族英雄”的时候,更应该努力学习与发扬鲁迅先生以身许国、身体力行、实事求是、爱憎分明的崇高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勇于进取、锐意改革.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生活、战斗在中华民族灾  相似文献   

7.
蔡仲德先生作为冯友兰的女婿,以其特有的优越条件在冯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编纂的第二版《三松堂全集》是目前收最多最全的冯友兰集;他编撰的《冯友兰年谱初编》对冯友兰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活动做了忠实的纪录;他最先提出了“冯友兰现象”,并对冯友兰恩想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化原因和个人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冯友兰现象”的深刻含义和历史意义;他继承了冯友兰思想的精髓和化使命感,并把它发扬光大,直至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生命。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为人、治学、处事的崇高品德给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为标志的爱生思想最震撼人的心灵。陶行知的爱生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重视的是,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蔡元培先生尤为注重国民的道德教育,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蔡元培先生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一探析。恩格斯曾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最近指出:“教育的理想和活力存在于第一线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实践者,而不是各种各样官方的会议。”高建文先生正是“存在于第一线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卓越实践者:有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终其一生,都在矢志不渝地探索教育的本真,在实践中演绎着“教育的理想和活力”。高建文先生对素质教育实质和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使他的实践一开始就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使他能从宏观的高度和广阔的视野关注和审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运行。他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把力气“花在认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无论是自然隽美的散文,还是别具风格的漫画,都以较为深刻的思想哲理和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被读者所喜爱.丰子恺先生所以能做到这样,是与他用以指导创作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丰子恺先生的一生,其所持的艺术观尽管比较复杂,但只要与他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考察,最重要的有两条,即艺术的大众化和艺术的现实化.丰子恺先生在提倡大众美术时这样说:“在杂志上发表大众美术的画,其实只给少数的知识阶级的人看看,大众是看不到的.大众看到的画,只有街头的广告画和新年里的‘花纸’”(按“花纸”即年画.)“可  相似文献   

13.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活动中,不但在政治方而立下了丰功偉績,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給我們許多有益的东西”。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和他的哲學思想是密切地联系着的,因此認真地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对于我們繼承和發揚这份珍貴遺产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和国际声望的教育家,当首推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最先提出中国教育改造的身体力行者,探索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的教育道路的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所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学校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仁人志士,这与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教育界在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问题的讨论.为此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与实践,吸取他的教育思想精华,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留美回国后曾大力宣传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结果在中国是到处碰壁,  相似文献   

15.
“经师易遇,人师难逢”,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他的教育实践使我们开拓视野,并赋于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开始了创办现代化学校的探索.一、提高认识,迈开探索现代教育路子的第一步在国家多难的年代里,陶行知先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很早就有为劳动人民办教育,救国救民的思想,“一闻牛粪诗百篇,风花雪月都变节.”是他发自内心对劳动人民具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国学成归国,他脱下马褂,脱下西装,挑起粪桶,深入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过乡村师范、安徽公学、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困窘中,他甚至把妻子的米也分给饥饿中的学生,并设法举办美术作品义卖,用“抬头乐于”代替“埋头苦干”,努力为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筹集资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献身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以“愚”自称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是刚强正直、倔强执着的人格体现,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与肯定.由于特殊的个人背景,他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思想政治见解明显体现出勇于思辨的精神,对社会、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阐释与发展儒学内在价值的同时,高扬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钱基博先生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本着传统与现代相连接的态度,一生致力于培养“读书种子”,“发国性之自觉”,努力为现代化的民族教育“找出精神的新泉”。当今社会又处在转型时期,研究钱基博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目前偏向“实用”的现代科学知识传授、疏于传统的“生活之外意义”的教育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02,(1)
陶行知(1891年一1946年),原名文溶,历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安徽歙县人。他毕生致力r人民教育事业,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先生抱定教育救国的思想,决心要“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他先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后提倡乡村教育运动和普及教育运动,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和山海T学凼,并提出r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丰要思想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陶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他把人的教育概括为“下教万教,教人求真;r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我国现代教育史卜,陶行知足最具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富有社会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另一方面又受道家哲学熏陶,在逆境中适时采取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与世无争,从容自若。苏轼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依托,积极入世,心怀天下;当他仕途受挫,身处人生低谷时,则借道家思想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