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共由《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篇寓言组成。我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故事时收获最大。《牧童和狼》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讲着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  相似文献   

2.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对话比较多,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情感丰富,情节引人入胜。教学中可以抓住画家、小牧童及围观人的表现展开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中充分感受牧童的勇敢和戴嵩的谦虚,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对比读,感悟人物形象1.身份对比首先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种种回答和猜想,已经对感悟做人的道理做了有…  相似文献   

3.
“背”了再“备”。文本的表现方法几乎“自动化”般从教师脑中弹出。 《画家和牧童》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故事情节引人人胜,语言充满童趣童真,人物角色个性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细品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思路:《画家和牧童》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的故事中,既有绘声绘  相似文献   

5.
<地平线>一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写的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  相似文献   

6.
<正>我跟随教研室的领导到一所学校送课。这所学校配了一节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画家和牧童》。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地进行着。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浓墨涂抹"  相似文献   

7.
《菩萨蛮·大柏地》是第十二册第二组新增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下阕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整首词歌颂了祖国壮美的河山,歌颂了革命战争,充满豪情,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写法上看,词...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涉及乐器的课文共有13篇,其中人教版10篇,苏教版3篇。在教学中,遇到这些涉及乐器的篇章或文句,教师有无音乐素养和乐器知识,其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现试举几例,以窥一斑。一、竹笛和木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中的"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竹笛",即"横笛"。古诗中的牧童形象往往与横笛、老牛联系在一起,如"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一儿吹笛笠簪花,一  相似文献   

9.
《爬天都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编排在第二组.根据第二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我认为可依如下思路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引导下,经过亲身实践,最后弄明白了幸福的含义的故事.通过阅读、写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疏通文意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文意.然后联系课后思考题,将课文划分为四个层次,领会课文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出关于幸福的句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弄清联系·强化训练·理解内容——《赵州桥》教学设计□江苏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郭根福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第3课《赵州桥》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本课时,要引...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六篇文章,其中一篇讲读课文是《人类的语言》;两篇课内自读课文是《晋祠》和《从宜宾到重庆》;另外两篇课文三篇文章则是课外自读:《说明文二篇》中的《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美洲“彩蝶王”》及《听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有三篇课文《论鲁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说谦虚》,和一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组成的。教学的重点是结合学习短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一篇古诗词体裁的课文。如何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依据,并针对诗词体裁课文的特点去解读教材,进而指导教学,这对搞好这类课文的教学有较为现实的意义。一、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大家知道,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从各种各样的作品节选、改造而来的。所以,解读课文首先要以一位读者的身份把课文当作一篇作品来读。俄国作家赫尔岑曾经说过“: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那怕这篇文章面世距离现在仅仅是几天或几年,文章所提供的实…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 本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实用阅读》里的一篇课文.教材编者希望这篇课文作为实用文而不是作为散文来教和学.实际上,只要对比一下余光中的原文和课文,就能发现编者的课程意图.原文很长,编入教材删掉了很多,删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充满感性、灵性,充满抒情笔调的文字.这些文字有很丰富的语文信息,非常适宜作为教材课文来使用,可是教材编者忍痛割爱了,意图是很清楚的,就是要把文本还原成一篇实用文来教和学.  相似文献   

16.
吴群 《湖南教育》2004,(6):36-36
《会飞的图画》是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从爸爸给小明的来信引出邮票;通过妈妈介绍,小明了解到邮票就是“会飞的图画”;最后,以小明想像自己画的邮票飞向四面八方结尾。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课文。面对这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读。上面三篇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个性。黄利珊老师教学扎实、严谨、灵活。老师紧扣课题《会飞的图画》,抓住了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注意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其中,美丽与“图画”对应,神奇与“会飞”对应,十分贴…  相似文献   

17.
二年级下册(义教课标人教版)第六组前三篇精读课文的内容都是讲如何对待和处理错误的.例如,第21课<画家和牧童>中,大画家戴嵩画斗牛,把牛尾巴画得翘了起来,有违事实,他虚心接受了小牧童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怒吼吧,黄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