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才是和谐的课堂教学?在探索与反思中,我有了一些感悟。热闹而不浮躁新课程倡导"自主、开放学习",但我们不能因为"自主开放",而使课堂不规范、不健康。所以,以什么样的规范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创建教学情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这一维度。我们可从"五情"入手,带上"情谊",创设"情境",增添"情趣",激发"情韵",种入"情怀",如此,才有望打造出有"意味"的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简"还是"傲",都含有简慢、骄傲的意思,即轻侮他人、妄自尊大,面对任何权威都不屈服。这被看作一种生存方式,是置身封建社会时的自我精神解放。所谓"啸",就是在心怀不平的情况下,用声音来抒发不平之情。所谓"啸傲",就终极含义而言,表达的是获得解放的精神自由,即发出声音、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情发泄出去的所谓能量消解方法。借助这种行为,心中长期郁积的不平之情被驱散,获得新生命的充实之感。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现实之中,这是最为廉价的生存方法。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不平或者意识到这种不平的诗人们,才经常将这种不平之情"啸"出来,获得精神层面的优越感,欣喜于新生命的充实感。  相似文献   

4.
错误是正确的先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变得更精彩;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对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教师只有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生命之光璀璨——《枯叶蝴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些诗句展示了蝴蝶翩翩起舞、美丽动人的倩影靓姿形象,可偏偏有一种蝴蝶——一枝独"枯",出类拔"萃",显"憔"示"悴",爱把自己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正因为此,才遭遇了悲剧命运,令人唏嘘,叫人同情。  相似文献   

6.
架起情感的桥梁银川四中周芙蓉粗通艺术之后,就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每一个领域,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弹琴时,深深的情从手指中滑出,令人荡气回肠;唱歌时,饱含的激情,通过声音一泻而出;跳舞时,舞者明眸善睐,眉目传情。正因为有了浓浓的情,才感染着观众,...  相似文献   

7.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为光华学校的题词。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有爱才有情,有情滋生爱!爱和情只有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它的预期效果。开展班集体建设,我认为应从"爱"开始,从"情"入手。  相似文献   

8.
朱锡群 《成才之路》2012,(10):64-64
正"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也许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心灵,使之受到美的熏陶。故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与激发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这样才  相似文献   

9.
德为做人之本,处事之魂,作为一名歌者有德才有艺,德才兼备、声情交融,是每一位演唱者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身为演唱者,只有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演唱也就是失去灵魂的歌唱,也就是说"情"才是歌曲的"魂"。  相似文献   

10.
正刘勰《文心雕龙》里有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此句流传甚广。但此句的后半句许多人不知道,"我才之多少,将于风云而并驱矣!"简单地说,前两句是强调无论写山还是写水,都要有情感;后一句则强调同时要能够再现客体的物貌特征。写作既要抒发主体的情、理、志、气,又要描摹客观对象。刘勰归纳写作路径为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另一种是"为文而造情"。直白地说,一种是外在的风物触动了自己的情感,因而提笔写  相似文献   

11.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借助"乘车"这一主题情境,利用车上原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求出车上现在的人数.因为学生对这一情境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学生的理解比较透彻,从估算现在车上的人数与原来的人数哪个多,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算式的意思,学生都得心应手. 当学生把"乘车"这一情境内化为一个数学模型时,我忽然发现,在他们眼里处处都有"乘车问题",正所谓:心中有"乘车",便处处可用到"乘车".  相似文献   

12.
<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曾被一孤老头写的春联给难住了。这副对联是:"家有万金不算富,命有五子还是孤。"白居易初见这副对联时,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副谜联,老人有十女十婿。古时,女称"千金",婿为"半子",故"万金"为十女,"五子"即十婿。因为女儿出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做师德报告的题目。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笔者认为,合格的班主任,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颗"爱心",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学生,并把这种爱融于教育教学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因为有"爱",才使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人性和生命的色彩;因为有"爱",方能凸显自己所从事18年的教育事业的灿烂与辉煌。一、因为有爱:用童心打开每把心灵的锁爱学生的班主任都有一颗童心。班主任的童心,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等四个特点,它在实质上反映了学生在情感方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发源于"形真",紧接着才有其"情切",才有其"意远",才能"理寓其中",可见情与境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在小学的音乐课的探索与教学中,我发现在低年级段教学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级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况且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的心,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学唱歌曲和  相似文献   

15.
吕艳阳 《教师》2013,(21):37-3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情"是一篇文章灵魂、核心的主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情",语文教学才会活泼、生动,新课标的改革才会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才可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秋韵     
<正>秋掩盖了春夏的葱茏,孕育着收获和希望。——题记秋是一首寂寞的诗。但正是因为这寂寞和孤单才酿造出丰硕的秋实。秋是一份真挚的情。正由于这份情感和意境才能给予人们灿烂的笑容。秋是一幅美丽的画。正因为这幅画的美丽和无限才构成了我们奇妙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沈夏娟 《成才之路》2014,(18):82-82
正这里的"动",与叶澜教授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命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的"活力"意思有点相近。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心"动"了,情"动"了,也才必然会有其脑"动"和口"动"。否则,学生的心是"灰"的,情是"冷"的,硬让其"动"脑"动"口,也只能是枉然!以下,笔者就自己在学习数学课堂中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来演绎数学课堂的"动"来进行研究。一、教师演示操作,细致观察感知在"认识圆"中的一次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通情"方能"晓理","晓理"才会"践行",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肤浅看法。一、以言载情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传  相似文献   

19.
成语"空穴来风"的使用,历来争议颇多。"空穴来风"语出《文选·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很显然,"穴",洞、孔也。"来",招致之意。"空穴"与"来风"明显属因果关系:因为有了洞穴,所以才进风。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流言蜚语乘隙而入,  相似文献   

20.
<正>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大家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和斟酌。如何深入研究一节课,使之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一节精品课,需要不断修正,不断切磋,不断琢磨,才会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前听讲座的时候,就一直留意曾宝俊老师的"好课多磨",感觉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新认识。曾老师提到好课必须具备"科学味""情趣味""儿童味",真正的好课就是要像科学家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