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新上海档案》2005,(1):31-31
肖文建在《档案研究》2004年第2期撰文指出:首先,不能以产业化的名义,把档案作为营利的手段,也不能把档案部门当营利企业。其次,不能把产业与事业混为一谈。事业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产业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第三,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理念仍然必须坚持。第四,不能因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认定要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强调了档案信息产业化建设所必须做好的主观上的准备,并从外部宏观环境改造和内部微观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重点描绘了档案信息(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链模型,提出了产业流程再造的思路和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一是对档案产业化的可行性进行阐述,提出档案文化不能完全产业化,但可以在某些方面行进产业建设;二是档案馆无法成为档案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与它的文化事业属性不符,也与档案馆在社会转型期的建设目标不一致;三是提出档案文化产业最合适的主体应是档案中介机构,并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发展趋势上对此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数字创意产业融合视角,提出两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产业化路径:一为底层融合路径,通过融合创意要素、融入数字技术、疏通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化要素流动;二为产业融合路径,通过跨界融入产业集群、发展新型产业业态为产业化深入发展注能。通过两条路径的构建以期实现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中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力促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高校档案产业化管理,就是把高校档案作为一项产业进行经营,克服档案的分散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档案馆(室)的服务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信息服务,从而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积极推进高校档案的产业化管理,具有以下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开展档案产业化讨论以来的主要观点,认为档案产业化缺乏社会基础,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档案信息服务的分类、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我国当前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的发展对策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和产业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档案产业化问题也开始引起档案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就档案产业与档案事业的关系及档案产业发展的主体——档案中介机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切实建立农业产业化档案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米易县建立农业产业化档案体系,搞好农业产业化档案工作况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农业产业化档案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建立农业产业化档案体系要抓好规范乡镇档案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盘锦市档案局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档案工作在盘锦“产业强市”中的战略性作用,将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作为新时期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主线。几年来,我局立足本市实际,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积极拓宽工作领域,努力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盘锦市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展档案工作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及经营实体,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和农民是讲实在的。建立农业产业化档案,他们认为会增加人、财、物和精力的负担,看不到档案工作为他们增效,他们是不…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档案管理是和社会各项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对它们进行研究时就必须从这种联系出发。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张辑哲先生在其新作《维系之道———档案与档案管理》(以下简称《维系之道》)一书中独辟蹊径,突破社会各项具体事业的局限,将档案与档案管理和人类...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为扩大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为档案利用者和社会各界服务,北京市档案馆与银联268声讯台,于6月14日联合开通了"档案查询向导热线",每天24小时提供自动声讯服务.只要拨通"26888222",档案利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了解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概况和想要知道的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丝绸档案馆以“中央文库”真实历史为背景,推出档案教育文化创意项目“第七档案室”。文章围绕该项目及其现有成果,就核心理念、研发思路、阶段性成效等内容分析论述,探讨新时代档案文化“破圈”传播创新实践的成功案例,进一步挖掘多领域、多角度的档案开发利用创新点,为档案文化科普工作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陆  李慧  卞咸杰 《兰台世界》2017,(12):48-51
"互联网+"强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重塑再造。本文以手机档案馆为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利用进行了探析。目前传统的档案利用有很大局限,借鉴图书馆、博物馆与"互联网+"融合的案例,手机档案馆的建设具有很大前景。对"互联网+档案利用"的具体途径探析可以从手机客户端和借助微信平台两个方面展开工作。面对"互联网+"档案界还存在着服务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尚未满足新要求、软硬件投入不足等问题,应认识到"互联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档案时更要要强化专业性、体现互动性、保持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界定“学生类”档案的概念,导致了人们对“学生类”档案的概念解读存在明显的分歧.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对“学生类”档案的几种理解,从27号令增设“学生类”档案的意义和目的、“学生类”档案的具体所指和非学生个人档案角度等三个方面对“学生类”档案的概念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对“学生类”档案提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发端于对我国档案界“大跃进”的批判。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大编、大写、大办档案的群众运动,当时曾三、姚锋、汪一鸣等同志著文批评这一倾向,在这些文章中就有了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思想萌芽。1962年曾三同志作了《1958年至1962年全国档案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工作报告。在这篇报告中,系统说明了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基本内核:“各个机关在工作和生产活动中,为了工作和生产需要必然产生很多文书材料和技术文件等等,这些文件在处理完毕以后,其中有许多在日后工作、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还要…  相似文献   

17.
造成"弃档"的关键原因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服务方向发生了偏移,它主要为流动人员和干部工作服务,而不是为流动人员的用人单位服务。材料不全、利用的限制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为消除"弃档"现象,必须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于其用人单位,具体的措施有:加强收集工作、放开利用权限和加快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荣声、玉声同志: 你们好!阅读了二位在《山西档案》1998年第6期上发表的文章(编者按:指《"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总的感受是材料丰富,研究深刻,许多观点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9.
历佳 《兰台世界》2020,(1):73-75
在"互联网+档案"形势下,在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效率的同时,必须注重保障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因此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无主档案”的概念、特征及其处置的途径与方法 ,提出了用法律方式预防“无主档案”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