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环境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环境文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提倡环境保护既是环境文学的明确主题,也是环境文学的最主要特点。环境文学对目前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表现出沉重的忧患意识,并呼吁人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人类生态文明进程。环境文学是推进人类环保事业的一支特殊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语境下,培养生态文明社会的合格建设者成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环境教育不仅应该传授环境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环境意识和素养。中国环境文学和美国环境文学都是丰富的资源宝库,成为环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者可以在中小学语文课本和补充阅读材料中,或英语教学读物中,选取环境文学中的优秀篇章,也可以在大学开设跨学科的环境文学选修课程,以此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培养个体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3.
自然滋养了天地万物,也滋养了人类精神。文学作为人类对自然观察思考的结果和“一种精神自由”,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生态运动与文学活动携手并进的当今,通过自然与文学关系的发展变迁,对自然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新的探寻,其旨是期望以新的“生态整体意识”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市中公园与生态设计的分析,指出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设计创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创造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5.
解读环境教育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教育”这门新的教育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而环境教育的德育价值更引起广泛关注。环境教育有5方面的德育价值:唤醒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良知,使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形成新的人口价值观。德育工作可以从环境教育德育价值的开发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盛艳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06-107
在《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的导论中,格劳特费尔蒂给生态批评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Glotfelty:1996)生态主义是1970年以后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强有力的政治话语。生态理念目前已经逐渐渗透到文艺、科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批评运动起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开展阶段。毕晓普的《鱼》是寻求生态平衡的三部曲,从被捕,到对抗,最后达到和谐。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全文的诗眼,由于回归湖水,看到了彩虹。这里的虹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道德原则、规范等的内化,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持久的按照环境道德价值观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想和观念。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强化环境道德意识。增强环境道德价值观念,发挥环境道德意识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调节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结合法治教育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纵观生态危机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环境的改善、人类理想生存境界的实现,有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提升和环境意识的加强,有赖于大量“生态人”的出现。传统的环境教育已经进行了多年,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意识为基本法则,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使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环境艺术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认识设计要素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关系,树立一种全新的环境设计理念。作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者的摇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生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教育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界关于空间和地方的思考众多,而在空间想象研究中融入生态关怀和生态意识,是生态批评区别于其他文学批评流派尤其是地理批评的鲜明标志。本文从“宜居性”理论对空间研究与生态思考的结合入手,过渡到生态批评界对“栖居”和“生态栖居”概念及其文学表征的思考。流动不居的“生态栖居”方式结合一种女性化的“生态主体性”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式“诗意栖居”的传统之思,足以标志着生态批评相关思考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1.
道关系是古代论争论了上千年的老话题,直到章学诚道在人伦日常说的出现,才算最后了断这桩公案,这是实斋对我国学思想的一大贡献,以致用是章氏改造乾嘉风的一个具体措施,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氛围下,极难有什么新的贡献,道体无所不该,圆神方智的学发展观就是道在学方面的不断深化和沿续,以上三点构成一个问题层面:道是贯穿章学诚学思想的核心,以史论,既是章学诚的独特之处,又是他的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2.
由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三位学者合著的《文学概论》在“新时期”众多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独标一格,其最富于创造性的是对《文学概论》要讨论的对象——文学的本体,进行了多层建构,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文学本质的单一的解释,使文学本体呈现为立体构成,“文学”的形象因而由模糊变得清晰。由多重文学本质、多样文学功能、多种文学类型构成的文学本体论,在文学实践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开展文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样的文学本体观,有利于我们根据社会和人的需要确定文学活动的取向。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生态不平衡的现象经常出现,文学专制时有发生,与缺乏科学的文学理论的指导,尤其在文学的本质功能方面缺乏理论自觉有很大关系。多重的文学本体论,为新世纪的文学修造了一座立交桥,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可以各行其道,奔向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汉代的辞赋品评,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作家个体美文创作的文学评论。虽然政教价值观仍合理地得以延续,但它主宰文学批评的局面巳被打破,审美愉悦价值正式得到承认;赋家品评定位中的唯美倾向和辞宗赋首的推出,搁置了政教批评坚守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旧准则,确立了文学自身新的审美范型和新的传统;对创作主体的情感、个性、才情以及审美把握世界的心灵妙奥的关注。是文学观念向着文学本体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体现。所有这些理论景观,都标志着文学的独立自觉。并昭示着魏晋六朝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与文学的关系,使得从期刊视野考察转型期文学成为可能。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学期刊界的“改版热”为视点,通过对改版缘起、具体行为状态及其改革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转向市场他律的文学场已经基本形成;走向世俗化,正是转型期文学“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种实现;改版后文学期刊依然没有走出困境的实质,正是消费时代生活法则渗透至文学场域,而审美追求的艺术法则主导地位丧失的结果。而诗意审美恰恰是文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文学期刊在这个消费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成为文学新宠,是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学现象。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和消费社会的转型,网络文学也据此作出了自适性改变:一方面它因无法疏离"图像转向"的时代而不得不与图像频频联姻,另一方面它又因无法避免消费社会带来的挑战而不得不与"符号消费"彼此依附。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成分加以考察,对此双重语境加以审视,能够管窥网络文学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文学创作中想象力的缺乏问题成为文坛的热点,得到众多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文学想象力萎缩的原因与文艺观以及大规模的"复制"与互文"拼贴"这一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有关.文学要有想象力,必须建立"心灵真实"来消解文学对生活经验的依赖,以作家的虚拟化世界转向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家的想象力,展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为策略,解构"复制"与"拼贴"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发展进程中,有明显的“文化转向”。从文化批判到文化研究,既是西方理论思潮影响的结果,又是本土文艺现实变化的产物。如何在“转向”中发展、重建文艺学学科体系,成为理论家们争讼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感官文学是一种身体叙事学。在新时期,一个很有趣的文学现象是,感官文学是借助革命文学而“发掘”出的,是革命文学的另一种激活方式。新时期的革命文学不但没有淡出文坛,反而通过对革命文学成规的成功改写与增补,出现了多样化的叙述形态。其中,张贤亮对革命文学就以更为激进的改写、戏仿,将革命文学引向感官化、市场化、畅销化的境地,从而促使了建国后感官文学的生成。但是,张贤亮式的感官文学却将性置于中心地位,是有性无爱的身体叙事学,它否定了传统的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基础上的文学的爱的母题,其负面效应是我们要认真加以清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