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直倡导"尊重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扬起隐形的翅膀;尊重家长,结成坚定的教育联盟;尊重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尊重教育规律,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尊重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国家在2000年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反弹"相当严重,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  相似文献   

3.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尊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尊重教育理念提出以后,在师范院校及基础教育领域引起很大反响,一些中小学受到这一理念的  相似文献   

4.
杨兵 《甘肃教育》2007,(10X):13-13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学生,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的意识?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时代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和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 ,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尊重的教育”作为一种带有指向性的整体教育观 ,涵盖着多层面的内涵。在决策层面 ,它既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 ,同时意味着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 ;对于教育对象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在师生关系上 ,主张互相尊重。“尊重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具有多重的价值意义。第一是高扬“以人为本”为价值理想 ,第二是确认教育的自由价值观。倡导“尊重的教育”理念是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尊重学生是对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尊重”的教育是教师基本素养的崇高体现,是教师教育艺术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育工作成熟的体现。尊重就是有爱心,尊重就是有忠心,尊重就是要专心。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生命。教育需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尊重个性。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等,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也是"以人为本"国家理念在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我国"尊重与教育"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酝酿、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尊重与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尊重的内涵、对象、内容、实施策略以及对教师的尊重等方面。"尊重与教育"的研究存在成果重复、轻视实证研究、内容肤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尊重学生是对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尊重"的教育是教师基本素养的崇高体现,是教师教育艺术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育工作成熟的体现.尊重就是有爱心,尊重就是有忠心,尊重就是要专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以树立他们自尊、自爱和自信,进而促其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教师要有尊重意识,时刻把尊重学生作为出发点,处处想到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平等的主体对待。 尊重教育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如肯定、表扬、激励等。尊重教育对学生要持之有度,与严格要求和客观公正相结合,晓理导行,真正达到使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一、珍惜、爱护、并加以引导学生的情感 学生都有一种天然的“向师性”,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任何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反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呢?  相似文献   

12.
“融和”是一种平等的对待,一种尊重的态度,一种包容的稚量,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团结,海纳百川。“融和教育”的本质是合作与宽容,彰显尊重个性、百花齐放的育人理念,强调团队包容个体,个人融入团队;领导海纳百川,倡导包容成长;教师融爱执教,尊重学生人格;学生融会贯通,悦纳自我,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尊重"课题创始人,前东城区教育局局长侯守峰同志及原东城区教科所"尊重"教育课题负责人闫玉双老师已经双双退休,但他们用12年精心打造的"尊重"理念却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今天,虽然"尊重"课题已经发展为全国性重点研究课题,身为一个东城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始终奉行着一个宗旨--"尊重"的根在东城,生命力也在东城.  相似文献   

14.
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由此开展赏识教育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教育大力倡导赏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理等对待学生。然而学校不是工厂,教育工作也不是生产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尊重、理解、宽容和赏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手段。我以为,惩罚在教育中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质旨在“唤醒”和“培育”,具体一点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按规律去办事,遵循规律,事情就好办,否则处处碰壁.在全面贯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世纪,不但要倡导“尊重的教育”的理念,而且要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将自我尊重真正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去激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尊重的教育"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在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充分研究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的导向思想和教育精神。而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教育,对儿童智力发育、性格养成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益处。从"尊重的教育"理念角度观察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发现存在政府职责不明确、政府投入少重视程度低、发展滞后且地区不均衡、师资缺乏与硬件落后、教育模式落后和学前教育"市场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遵循"尊重的教育"理念,提出政府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局部地区建立民营学前教育机构、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和加大学前教育宣传等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袁光仁 《教书育人》2008,(11):38-38
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既然是“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兴趣、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在班级里,他们对教师的言行有监督权;在校园中,他们是真正的主人。当我们把学生当成一个人去尊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理想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湖北省"课内比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很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中脱颖而出,得到专家、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也有的课堂看似讨论热烈,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一些误区,笔者想结合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一些看法。1.提问随意化,表扬形式化。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尊重、赏识学生,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认为多提问就是师生互动,不管问题的性质、难度、有无意义,甚至漫无边际地提问,弄得学生不知从何答起,造成理解的错误。为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不少教师  相似文献   

19.
尊重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即意味着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相似文献   

20.
自我尊重的心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尊重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心理资源。自我尊重是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动态的同步综合信息加工系统,由潜在自我尊重、社会自我尊重与元自我尊重3个层次组成。其中每一层次的功能都建立在它下一层次的功能基础之上,同时在运作中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自我尊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必须适时倡导以尊重学生个性为突出特征的“尊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