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琳 《上海集邮》2000,(8):24-25
青少年世展其它展品 这届青少年世展获高奖的主要是传统、邮史或邮政用品类展品。如10部大镀金奖展品中,专题内容仅有我国的《网球》和乌拉圭的一部《史前鸟》,其它则是埃及邮政用品、伦敦邮史、日占时期的爪哇等题材;24部镀金奖展品的比例也差不多。 日本参加亚展的展品有24部(包括1部锦标级和6部文献类),是19个参展单位中最多的,而参加青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2第二届东亚集邮展览于2012年12月28日至30日在澳门举行。中国有3部荣誉类展品和41部竞赛类展品参展。基中上海参展的两部专题邮集都取得了沾金的可喜成绩。即陈展华的《美哉!瀑布》荣获大镀金奖;王晓舟的《摄影》荣获镀金奖。  相似文献   

3.
在专题类展品中,字阐述包括专题说明和集邮说明2部分。本人历经20载的组集参展,对展集说明字的撰写要求和处理技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虽然有些地方还需商榷,但我仍有不吐不快之感觉。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年来的有关著述,对于专题集邮的选题有下列观点: 于宗琪在《专题邮集的创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认为,"第一,要选择与自己的职业有关的主题;第二,要选择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主题;第三,要根据已有的邮品确定专题集邮的主题;第四,选择有意义或有纪念性的主题。" 李鸿远在《专题集邮展品的组编与评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相似文献   

5.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6.
篆刻     
唐和臻 《上海集邮》2007,(2):F0003-F0003
搞专题集邮的人可能都知道,澳大利亚有部名为《胡须》的邮集十分出名,已是亚洲国际邮展的锦标赛级展品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2004‘祝家庄’杯华夏专题邮会集邮展览”上,上海张梦伟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专题展品获镀金奖,在邮坛上沉寂了近10年的张梦伟再次吸引媒体的关注。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地说:我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我的爱国情怀得到了释放。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1):3-3
上海房地资源集邮协会于2001年12月3日在浦东房地产大楼举办第二届集邮展览。共展出传统、专题、极限、开放类21部和收藏类3部等40余框展品,还特邀著名集邮家薛大德获奖作品参展。  相似文献   

9.
1996年5月20日北京京华会举办第二届全国民间一框极限邮集非竞赛类展览,全国15个省市的69部一框极限展品参展。我编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一框极限展品参展。2002年1O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一框邮集巡回展,共有41部一框展品参展。我编组《长城的建筑造型》一框极限展品参展并获一等奖。现就我编组一框极限展品的实践过程和学习体会,对一框极限展品及其制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上海集邮节集邮展览于3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5楼举行。本次邮展为非竞赛性集邮展览,展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海参加“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的8部获奖邮集的汇报展,一是60周岁以上的上海老年集邮30部邮集的选拔展,另有1部是90高龄的市委老领导、市邮协名誉会长陈沂的一框特邀展品《题词》。全部展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印花(税票)等8个类别,共39部184框。  相似文献   

11.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3,(12):39-41
本刊今年第7期刊登沪航《对于中国航天集邮的思索》后,又与专题集邮信息网www.zhuanti.com互动,在其社区论坛的"组集与参展"版块继续这一话题讨论,这里摘录部分帖子。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11,(4):6-6
本刊讯印度2011世界邮展,于2月12-18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普拉加提·麦丹展览中心举行。由上海市集邮协会选送参展的两部展品都取得了好成绩。《上海集邮》2010年合订本获得文献类大银奖;陆明的《东北解放区邮票》邮集获得传统类镀金奖。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0,(9):44-44
一个专题集邮者的藏书,由作用来分,可以分为专题书籍和集邮书籍两种。纯粹是与专题知识有关的书籍,可称纯专题书籍。现在的高水平专题展品,其内容有许多是以该事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出发点的,很难找到专门的书籍,只有从一些人文科学书籍的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些相关知识,这类书籍可称发散性专题书籍。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7,(2):47-47
第三届全国生肖集邮展览首次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江苏省集邮协会主办,1月5-7日在苏州市图书馆举行,21个省区市的137部邮集参展。上海展品的获奖情况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邮友初识经常会问道,你收集的是什么选题?根据FIP专题集邮评审规则:"题目与副标题共同界定了展品的范围。"当你决定了收集题目,也就界定了展品范围。关于题目叙事的建构,以及类、型、元、域等概念,笔者曾经有专文论述(见《专题邮集题目的建构一以2015欧洲邮展专题类展品为例》,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上海城市排水公司的退休工人,主攻极限集邮,自2003年开始,先后组编有多框的《水的自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和《博物馆》,以及一框的《百年博览会》等邮集,分别参加过在重庆、太原、潍坊、南昌和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或选拔展,以及无锡亚洲邮展和不久前的珠海东亚邮展等,其中《博物馆》、《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两部展品分别获得杭州国展和珠海东亚展的镀金奖。通过多年多次组集参展,自己也从中参悟到组编邮集过程的一些奥妙与体会。如我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邮集在2006年初开始组编时,题为《体育运动的轨迹》,并经上海市体育邮协报名参加了当年为北京奥运会邮展在盘锦举办的国内选拔展。当时,展品的主要章节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18.
在4月19-21日于山东潍坊举行的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中,我参展的《儿童的梦想》专题邮集荣获二等奖。回顾这部邮集的产生过程,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1,(11):32-33
我从小就爱好集邮。而真正编组邮集正式参展则是在1989年。那年,我的第一部航天专题邮集《载人航天史》首次参加全国邮展获镀银奖。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省市、国家和国际邮展30多次。回顾这些年我所走过的集邮之路,最大的感受不是获奖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而是集邮伴我终生的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内信函挂号业务(1900—1949)》是我参加全国邮展的第3部展品,并获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邮政历史类大镀金奖加特别奖(85分)。我为能获得这样的荣誉而高兴,说实话我根本没想到这部展品会获得这么高的成绩,因为它还很不成熟。现向读介绍组编这部展集的心得,一来回顾自己的集邮经历,二来总结一下这部展集的得失,以便进一步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