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西门庆,终成悲剧四个方面论述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一步步生成;从内因:反抗的性格和外因:封建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两个方面分析了潘金莲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塑造的众多悲剧人物中的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她不满现实的不公,奋力反抗,用自己的言行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文章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叩问命运、质疑命运。  相似文献   

3.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揭示了古老的南方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的北方工业价值观的冲突。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作为南方后裔的代表,既是南北方价值观冲突的象征,同时也是福克纳对于南方文明态度的象征。总的来说,艾米莉就是一座象征着古老的南方传统的纪念碑。然而她父亲的严厉管教,她所在的社区所施加的压力以及她自己复杂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而她的悲剧命运也就预示着她已是一座倒下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部心理戏剧,《推销员之死》向读者展示了威利生命最后二十四小时的思想斗争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威利幼年时的遭遇对他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缺场而未形成健全的超我,致使他的本我过于强大,造成他人格失衡。人格失衡是造成威利悲剧的心理根源。文中的关键人物本、威利和辛格尔曼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分别代表威利本我、自我与超我,表现了他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人格失衡使威利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美国梦",并最终导致他的毁灭。  相似文献   

5.
苔丝的悲剧     
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塑造得最成功的女主人公,在苔丝的身上.威塞壳斯人的一切优秀品质都得到了体现。她天生丽质、纯洁、质朴、善良,富有热情、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她能够容忍,敢于自我牺牲,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然而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因此,苔丝的悲剧命运特别引人关注。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中香菱地位卑微,命运坎坷,她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她相关的事件对整部作品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她沟通了神话与现实,在全篇中奠定的是悲剧的基调;作为第一个薄命女儿、第一个家庭历劫、第一对薄命鸳鸯的承受者,她奠定的又是作品结构模式.同时香菱也涵盖了黛玉、宝钗、可卿的某些特质,而作者对她的反谶言选择更加深了悲剧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异的现象,她的文学创作就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关照女性的生存境遇和悲剧命运,表达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但身为女性,萧红一生都未逃脱自己的悲剧:在不断的陷落和逃离之中循环往复。沉溺于传统与现代纠葛中的她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萧红于两极之间困惑与挣扎的人生,与其女性书写互为对照,构成一部寓意深刻的潜在文本。本文试图借助现代性视角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解析萧红现实人生选择与文本现代性追求的内在矛盾,挖掘出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悲剧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形式,《天边外》也不例外。在奥尼尔的很多剧作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烙印,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视角,对三位主人公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讨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形成她悲剧创作色彩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经历的变故、感情的受挫。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在其作品中具体体现在:对婚姻、对扭曲的人性、对变态心理、对命运的不可抗拒、对"人性恶"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著名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看作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之作,堪称为一部完美的悲剧。本文通过对这部悲剧中以人与命运抗争为主题的分析,试图解读古希腊悲剧中对人和命运的描写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希膜悲剧不仅演绎了古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中的故事 ,还进一步阐发了希腊宗教神话中的“命运”意象。希腊悲剧的悲剧性正体现在命运的不可逆转与人自由意志的绝望抗争却最终促成命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影响深远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作为社会的人,人格结构都是自我、本我和超我集合体。超我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是世人称赞和努力追求的境界。《美国悲剧》中埃尔韦拉·格里菲思夫人,满足弗洛伊德对超我的界定,身兼数种美德,堪称超我的化身。  相似文献   

13.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玛格丽特并不是特殊的,和大多数妇女一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救赎。本文主要以《茶花女》为例,阐述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应对自然界生命物体及人类自身的一种态度,张爱玲通过《金锁记》主人公曹七巧的塑造,述说了在一个男权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中女性对权利和物质追求及与命运抗争的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金锁"压抑后卑微的生命个体悲剧、"爱情"破灭后绝望的生命需求悲剧、"人格"分裂后枯萎的生命个体悲剧的解读,当生命中基本的生存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时,七巧逐步走向"疯子"的道路,哀其不幸,怒其不省,但却又是人性悲剧命运的永恒主题,而更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以其犀利的笔锋揭示在封建社会中被扭曲了的女性,她的《流言》、《传奇》两部作品通过揭示女性心灵充满卑劣、愚昧、丑陋、变态的形象,来表达对封建专制社会的否定,她不依不饶的揭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探究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因。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代表作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随着时代的进步,悲剧中神和命运的色彩慢慢淡出,人性因素逐渐凸现。悲剧中的主人公也经历了由"听天由命——尽人事,知天命——人定胜天(改写命运)"的转变。作家们完成了由重在写神到重在写人的变化,把写理想化的英雄转变为写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在表现古希腊悲剧"独撑命运重负,直面人生悲情"精神的同时,把"人"这一形象推至前台。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确立了他19世纪末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地位。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真诚勤劳的少女最终被其难以摆脱的人性弱点,无法选择的命运,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逼迫到走投无路,沦为杀人犯的悲剧女主人公形象。那么,苔丝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性格造就了戴厚英的悲剧人生。她已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其作品受到海内外读者由衷的喜爱,是文学理论界不可僭越的一道风景线。从1980年到遇害,戴厚英在15年里,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两本散文集以及自传《性格—命运—我的故事》,这位真诚而又刚烈的淮河女儿,敢于将自身的种种隐秘公众化,以真正体验了的生命感受追踪生命的根本。她以人道主义情怀做到"我手写我心",体现出罕见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