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缪从巴斯喀哲理中发现了人生的荒谬,人并不幸福,都被判处了死刑,但是他与以往的哲学家逃遁荒诞不同,他认为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正视荒诞,反抗荒诞,而这种反抗就是人的自救方式,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这种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始终贯穿在他的文学创作里。以哲学著作《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小说《局外人》《鼠疫》等这几部作品为例,来分析加缪的反抗自救意识以及他关切现实的精神,能更深地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孟郊诗歌独特的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是他的个性精神与社会现实、内在世界与外在表象相互冲突、融合的结晶。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堕落,孟郊在诗歌创作中,突破了从孔子以来儒家“温柔敦厚”的审美尺度,以“寒瘦”为美,发扬并拓宽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领域,在古典诗歌的天地里开拓出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他的个性精神的艺术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向度自我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描述与运动行为等量表对1200位大一新生展开调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揭示当代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外表评估、外表取向、社会体型焦虑、身体满意度和身体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肥胖方面,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和外表评估对运动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但外表评估、身体肥胖与社会体型焦虑对身体满意度及身体自我概念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作者德莱塞笔下所塑造的嘉莉妹妹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从一个纯真,快乐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个名声赫赫的演员.但在名利双收后,她却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种空虚和堕落正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阶级性造成的.她所经历的追求,堕落,幻灭三部曲几乎是那个社会所有小资产阶级女性走过的共同道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意义在于唤起小资产阶级去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同时,通过对嘉莉妹妹堕落过程的描写,作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腐败,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少年时代在战士与诗人的郭小川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殊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日后的生活和创作确定了光明的指向,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祖国的患难点燃了他的青春激情,对于外来侵略和黑暗势力的反抗铸成了他战士的性格.正是这一切,深刻影响以至决定着郭小川一生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6.
黑娃是<白鹿原>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着矛盾,集国、共、匪、儒于一身.他从反抗命运到屈服于命运,从反抗礼教到屈服于礼教.这种从反抗到"回归"的转变过程说明黑娃的悲剧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悲剧,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认为经济和心理有着必然的对应关系和相互影响,他以这一方法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和心理。揭示传统中国家庭的实质就是农耕劳动共同体和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农业经济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睦情结、集体感、尊敬传统、保守主义、敏感面子、正义感及反抗精神等等心理反过来又巩固着农业经济。最后他指明造成人口过剩的经济和心理原因,提出了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哈克·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利用哈克批判了南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逃跑的过程,也是其他对南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过程。南方堕落文化中人性的弱点以及宗教的堕落、被滥用是哈克批判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觉醒》是凯特·肖邦的名篇,讲述了小说主人公艾德娜的寻求自我之路,反抗男权社会,以死来鉴证自己的真理之路,誓为完整之人。本文从二元论视角,解读资本主义男权社会价值二元论体系,对于女性作为"他者"的麻痹和摧残,揭示女主人公自由之路道路荆棘,解救自我,以死呐喊消除二元论的辖制,达到男性女性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0.
鲁迅正是因为有一双洞察千年的眼睛 ,才使他绝望和反抗。黑暗与虚无的绝望体验和对黑暗与虚无的绝望抗战发掘出了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他把绝望和痛苦置于现代意识中 ,关注着人类的命运 ,其中有对民族生存的绝望反抗 ,也有对人生悲剧的强烈抗拒。  相似文献   

11.
作者德莱塞笔下所塑造的嘉莉妹妹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 ,从一个纯真 ,快乐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个名声赫赫的演员。但在名利双收后 ,她却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种空虚和堕落正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阶级性造成的。她所经历的追求 ,堕落 ,幻灭三部曲几乎是那个社会所有小资产阶级女性走过的共同道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意义在于唤起小资产阶级去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同时 ,通过对嘉莉妹妹堕落过程的描写 ,作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腐败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深刻揭露了当代人的死亡恐惧心理。本文以主人公杰克为例,根据他对死亡恐惧的表现以及对死亡恐惧所做出的各种可笑而又荒谬的反抗剖析其原因。除了其自身原因还与科学、宗教、消费、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身体叙事文本——权力话语视域下的女性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现代主义以语言学为转向,通过文本策略反叛传统西方哲学,使社会化的“文本身体”浮上水面,迎合了批判理论对父权制的反抗和对女性身体的关注.体育作为一种制度体系,在成为女性身体重要展示舞台的同时,也实践着微观的权力控制,并通过隐形的话语机制建构女性的社会化身体.通过文献查阅,以女性身体为议题,揭示了体育领域内女性身体和社会文化的同构,及生物学、消费主义等权力话语的策略机制,探讨和展望了女性在体育中找回主体意识、反抗霸权话语、规划美学身体救赎的困境与希望.  相似文献   

14.
堕落的贵族和同样堕落的教士结合在一起,贵族与教徒的双重崇高身份,造就了答尔丢夫这一伪君子的总和。这个形象是剧作家深刻观察和研究生活的结果,是对当时社会的伪善本质的高度概括。莫里哀匠心独运,运斤成风,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生发于蒲松龄情之为高的至情思想,至情是他反抗封建礼教的最高思想武器。他的至情体现在恋爱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交往形式的大胆、奔放;至情结局的惊奇、浪漫。这种至情思想的出现与明末清初的社会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蒲松龄自己的爱情理想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英国小说家麦克尤恩2010年推出的小说日光以幽默讽刺的语言,荒诞戏虐的情节安排,夸张以外的故事结尾,使读者感受到在新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中,作为宗教权力象征的教堂以及埃克里斯牧师,同身为基督教徒的哈利之间构成了一种带有宗教性的权力凝视关系.哈利对于这种凝视也有着复杂的态度:他既想逃离这种凝视,但在迷茫和陷入精神危机时,又迫切地接近这种凝视,以此获得精神上的宽慰.与此同时,他也在有意地反抗这种凝视,以探寻生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路翎在继承鲁迅开创的"心灵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同时,力求有所拓展和创新。他试图通过"原始强力"的描写,去发掘人民精神中的反抗因子,发现人民"自我"意识和"人"的意识的觉醒。因此,当他笔下的人物受挫、失利或失败时,就不再像″精神胜利法″那样倒回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以强悍的力量去反抗外部现实世界,充分显示人民高昂的战斗精神和反抗旧秩序的潜在力量,从而体现人民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但是它多少有点脱离实际,并不像鲁迅概括出的"精神胜利法"那样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创作多以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平淡中见真齐。门罗在小说中对女性生活的关注与阐释,展现出后女性主义区别于激进女权主义的小人物式超越男权中心,以实际行动和担当代替消极反抗。通过塑造各种平凡女性的形象,实现了女性作为他者话语的无意识存在,以及社会独立个体的身份认同。后女性主义小说的无意识叙事,将历史文本化,以集体寓言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特有的仙话,蕴含着一种宝贵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凡人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理念,追求肉体成仙长生不老,这其实是对上天命运的反抗;另一方面是修道者以及仙人显示出做人应有的高贵与尊严,与权贵斗争,争得做人的权利,这是对社会压迫者的反抗。第一种反抗,从早期的仙话到晚期的仙话一直持续着;第二种反抗,则由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没有能够很好地持续下来。仙话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古代中国人极为希缺极为珍贵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