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是我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也是改革的关键环节。为贯彻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转发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完成《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推进后勤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现提出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指导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贯彻落实,成立了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刘淇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副市长汪光焘、林文治和市教委主任徐锡安担任副组年,二十个局委办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同年12月.币政府在印发的《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中提出,高校后勤改革分为>个阶段进行:2000年年底实现6勤系统与学校的规范分离;2001年年底全市组成若干跨校区域性后勤服务集团;2002年基本实现社会化_一、北京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稳步前进经过半年多努力…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而实现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有哪些举措?目前进展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教委主管这项工作的杜松彭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工作的重视。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的讲话精神,学习兄弟省市,特别是上海高校后勤改革的经验,推进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后勤产业实体如何加快建设和发展,已成为能否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整体目标的关键。经过对我院后勤改革十八年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我们认为,在新一轮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6.
北京高校自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总结阐述了北京高校当前的后勤管理模式和后勤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化现状,分析了改革取得的成果,以期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一、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扩招在将更多学生送入高等学府的同时也产生了办学资源瓶颈问题,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极大制约着高校发展. 为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缓解后勤需求,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自此,各地高校陆续启动了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为了吸取兄弟省市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改革的先进经验,加快北京高校后勤改革的步伐,力争早日全面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目标,根据有关领导批示的精神,市教委组织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2所院校的后勤校长为成员的赴上海高校后勤考察团(简称《考察团》),于1999年3月30日至4月2日对上海高校后勤改革和工作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笔者将随团考察、调研和考察后的一些思考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年完成社会化改革是一句理想化口号,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产物。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基本实现了第一步目标,第二步目标基本没有实现 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根据省的实际情况,把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的内容和时间表调整为:在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初步建立起各种管理模式,各种运行机制的后勤服务基础上,从2003年  相似文献   

9.
1.北京高校餐饮进行连锁化管理与经营的必要性随着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餐饮业终将以独立经济实体的形式被游离出来,所以,在北京高校餐饮服务经营模式中引入连锁化经营管理模式很大的优势。1.1 它能够充分体现中央及北京市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精神,实行“区域联合,行业联办,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还能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改革现行的分配和奖励制度,并能加大北京各校后勤餐饮改革力度,推动北京高校后勤餐饮业的社会化。1.2 它能够改变北京高校餐饮部门独家垄断学校餐饮消费市场的经营观念。通过连锁化经营,规范餐饮服务,既可激活校内餐饮市场,又能摆脱投入成  相似文献   

10.
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分析自80年代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以来,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高校后勤原有的“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旧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社会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1.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目标问题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上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后勤社会改革。”应该说,这一目标的确立,对解放思想,发动改革,调员大家改革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迫使省市政府和高校领导感到压力和紧迫感,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局面已经形成。因地区与区域经济的差异各院校情况不尽相同。所以用一种模式,一种要求来确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不可能的。正如陈至立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上所言:“高校后勤社会化有着多方面的内涵,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目标是一致的,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多长时间完成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十几个年头,近几年已成为社会热点和我国高等院校改革工作的重点。国务院召开的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规范了标准,明确了目标。为逐步实现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营造一个宽松、稳定、规范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环境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创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优化后勤资源配置,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强化政府作用,转变职能,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等措施,可建立起适应高校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1年4月15日至4月20日,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期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北戴河培训中心举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各校主管后勤的甲、乙方干部都面临着新形势、新体制、新挑战,都有一个适应和学习市场经济的新任务,普遍需要学习后勤社会化有关的市场知识、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与学校分离后尽快适应并融入市场经济环境,是举办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来自30所高校的63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培训班由市教委主办,北京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承办。参加培训的为各高校代表甲方行使后勤管理职能的正、副处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而当前的首要任务则是优化、强化和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将高校后勤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法,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和师生员工生活的同时,积极发展校内、外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并逐步向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过渡。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后勤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把重点放到后勤的人事制度的和财务制度的改革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提出、探索与科学化的历史经验,论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方式和步骤,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全面启动、过渡到实现的途径模式,为顺利实现高校的后勤社会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树琛 《教育》2012,(23):52-53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基本目标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自1999年高校后勤改革大幕拉开以来,由于高校后勤系统的特殊性、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服务系统承接能力不足等原因,当时,后勤系统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的成效并不大。这一现实中,围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目标,讨论如何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后勤改革的"企业化"实质高校后勤是指为高等学校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组织,分为教学后勤、科研后勤和师生生活后勤,具体包括餐饮、住宿、物管、交通、医疗卫生、水电、基建与维修、教工幼儿及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大方向.后勤社会化就是"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后勤运行的市场化,后勤管理的契约化.后勤资源的社会化",但是后勤社会化不是简单的把后勤推向社会,而是既要实现高校后勤的改革,又要体现出高校后勤服务于高校的这一根本特色,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使高校后勤能够通过社会化为我国高校的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呢?笔者认为关键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做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显著,使扩招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诸如后勤实体定位不清、后勤工作人员人事关系脱钩难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并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人事改革,还应不断加大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才能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笔者认为,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1.产权关系明晰化。产权关系明晰化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根据高校后勤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分步实施的要求,在高等学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组建跨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实体、中心或公司),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等形式,承担本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