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克智,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7月出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55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塑性力学教研组进修。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常务  相似文献   

2.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2):106-107
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历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3):106-107
正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5.
刘伟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快速成型实验室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199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逆向工程、快速成型、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逝去的巨星     
《科学中国人》2010,(8):F0002-F0002,1-3
<正>钱伟长(1913-2010)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2010年7月30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7.
路甬祥,男,汉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院士寄语     
路甬祥(1942.6.11—)汉族,浙江宁波慈溪人。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1979年获联邦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86年至1996年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1993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历:路甬祥,男,汉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1955年,我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刚成立的力学研究所。科学院当时已经定下由刚刚从美国返回祖国的钱学森先生来当所长,受组织委派,朱兆祥同志到深圳把钱学森先生接回祖国。那是国家早期的"海归派",当时前后相继有很多很有名的科学家从海外归来。力学所刚成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担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席,多所著名  相似文献   

12.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省丰城市。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79年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及工作。历任清华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主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温诗铸院士主要从事润滑力学、滑动磨损和摩擦学设计研究,他在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并建立了工程模型弹流润滑理论,为现代润滑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开拓薄膜润滑研究方面,为超精密和微型机械摩擦学设计提供…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I0001
葛修润,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1952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9月入前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获苏联水利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分配到中南力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5.
益小苏,男,1953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77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系,曾在航空部南京511厂工作,于1978年考入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金属材料的特种加工。1980年3月由原教育部选拔赴原联邦德国留学。1982年获联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后,留在该校机械工程系任助教、研究工程师等职,  相似文献   

16.
陈治明为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教授,电力电子技术学科博士生导师。 1969年北京机械学院工程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研室任教;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半导体材料物理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后留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学研究;1982年赴加拿大  相似文献   

17.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点击徐冠华     
科学技术部部长。1941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十五中学,后进入北京林业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进入中国林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实习员、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至198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历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2月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1994年8月至1995年任中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9.
李建华简介     
正李建华,1962年出生,四川营山县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自1983年  相似文献   

20.
刘文汇男34岁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所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