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当前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存在诸如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动力缺失和制度建设不够科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应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培育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动力.科学构建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执行度.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要求,为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激励党员充分履行党员权利,发挥党员在推动单位科学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在卫生局党委正确领导下,医院党委积极开展建立"党员建言制"、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活动,通过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建言献策、归纳商讨、形成方案、落实举措、总结通报共七个步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促进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媛嫒 《金秋科苑》2010,(22):54-56
党代表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是党的代表大会的主体。让党代表更好地发挥作用,既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全,顺应政治文化变迁的趋势,又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本文基于对党代表有效发挥作用的价值分析,分别从改善党内民主生态环境,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改进党代表产生方式,优化党代表组成结构;加强党代表履职培训,提高党代表履职技能以及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强化党代表履职的机制保障等四个方面,为保障党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心力 《科教文汇》2008,(16):141-142
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提高党员主体地位,就要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既使党员能够充分地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又促使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同时提高党员素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5.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要建立健全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运行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要建立健全党内权力监督、相互制衡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6.
强化党员主体地位是十七大新的科学命题。深化党建改革,必须以强化党员主体地位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依靠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强化党员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党在自身建设中高度的理论自觉,提供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社会中党员的主体作用进行介绍,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党员主体地位进行分析,因为我国党员是指导社会活动和党内生活、建设的主体,对社会主体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存在种种原因导致党员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明,丧失主体作用,所以必须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使党员明确自身的主体身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实现党内建设和社会主体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加强高校机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特点出发,努力探索推进高校机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路、办法和载体,从而达到积极发展机关党内民主、充分调动机关党员的主动性、更好地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发现,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无职党员主体地位在实现过程中存在党员的主体意识比较薄弱,党员民主权利保障不到位,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影响沿海发达地区落实农村无职党员主体地位的因素主要有制度、素质、经济等方面。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重视及发挥党员作用是沿海发达地区落实农村党员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胡锦涛同志在保特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在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党员同样是各项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强化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把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商明伟 《科教文汇》2009,(13):188-188
当前,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还面临着许多困境,但也存在许多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本文概述了几种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政治发展、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注重监督机制的建设、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  相似文献   

12.
一.邯郸市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概况 2005年初河北省委决定把邯郸市政府作为河北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唯一市级试点单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要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而做出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舒韵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113-113,135
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两城”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最开放的决策机制,是建设“两城”的政治保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两城”的制度保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最开放的用人机制、最科学的权力制约机制和严密的监督机制,是建设“两城”的机制保障。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市,是建设“两城”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作为一个民主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依靠自我完善和外在作用推动而发生和发展的。村民自治的发展既保证了对各种资源的运用和治理机制共同治理及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充分体现了对村民自治创造力源泉的尊重。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建立对国家的认同,实现国家治理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牛传成 《中国科技纵横》2010,(9):302-302,17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改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在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必须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使其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改进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工作机构和配备党务工作者,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必须发挥项目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生产工作第一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设立必要的党的活动经费,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样,就能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在党的建设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内党员各项权利平等,党内民主覆盖面有限,以及党内民主受到制约,这些都是党内民主的特点。党内民主对于我党来说,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因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发展一定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基本要求.继十七大后,十八大又着重强调了这一执政理念:要充分的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成为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最大亮点。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公民利益诉求表达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诉求表达的实现途径。尤其提到关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机制。以及新闻媒体对于公民利益表达发挥的特殊作用。这些对于加强我国目前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治活动的水平和效能,具有--1-分重-,Jr-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需加强;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仍需深化,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仍需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立一个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基层职工群众的一个伟大创造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一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也对新形势下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放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局中来认识,更加主动地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任务来把握。  相似文献   

20.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包括: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等。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可以通过党员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生活、党务公开等形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