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研究性学习”被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提了出来 ,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式开始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 ,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研究 ,因此笔者想就这么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很多 ,对其称谓也不一致 ,常见于各种书籍、杂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观点二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题作…  相似文献   

2.
林勤 《上海教育》2001,(22):36-37
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实施,和研究性学习推进,是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还积极促进了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  相似文献   

3.
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实践”课程,基本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供借鉴。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当中的几个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开展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三类领域:“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与“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中的成功开展对后两者的实施起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三者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家教育都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照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差异,以期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陷入了困境。欲使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走出困境,必须要重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在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题中之义;有利干培养研究型的教师,能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干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干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采用直接教学模式、专题讲座模式、学科渗透模式和研讨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它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虽然两者在课程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就其课程的具体实施来说,都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困难,其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待人们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共同问题。本文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入手,寻找较为合理的开发方式,并对研究性课程开发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有效地开发研究性课程提供借鉴。   一、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范式的选择   课程的开发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课题研究的灵感最初来自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想法与实践。1998年以来,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几位领导同志在调研工作中曾分别谈到,要借鉴和总结国内外一些著名中学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例如,向中小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组织下。上海市教科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部分学校开展了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着手进行了“研究型活动课程”的研究及教材编写工作,为高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1999年6月,上海市教委举办了“上海市中学研究型课程研讨会”,受到教育部基教司和部分省市教委的关注,继而被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课程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由于这一课程形态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学术界,对其界定还未有统一的意见。有学者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1)还有学者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程研究和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2)不同学者的界定虽然在表述上有区别,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概括…  相似文献   

9.
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成了当今国内外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本文介绍作者自己在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希望为广大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和操作过程中提供经验借鉴,共同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成了各所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在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并须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如:研究型课程的实施途径问题、网络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课题的指导问题、对教师、学校的要求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课程是以与学科课程相关的研究专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我校自从2000年秋季开设了研究型课程,到现在经历了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实践、再认识、提高的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抓住研究型课程的性质,把握内容的选择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学习,严格说有范畴区别。但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二者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又殊途同归。我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尚少,但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丰富多彩。本文试就信息技术与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出研究型学习模式,供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晏荣贵 《湖南教育》2001,(20):43-44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同时又是一门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全新课程,是与过去高中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它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办法和评价方式。因此,有的学校干脆称“研究性课程”,我们湖南师大附中称“研究型课程”(我校高中新的课程体系称之为“两性四型”:“两性”,即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又分为兴趣型、提高型、实践型、研究型。基础性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属于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型,即6R模型。模型中指出了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据此模型,文中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建设研究型网络课程设计开发要点及可行策略,并简要概述了该网络课程的应用情况。本文在提出新模型的同时,构建了一个基于此模型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闫峻 《农村教育》2004,(3):46-4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此类课程中,包含了三个领域:“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中的成功开展对后两者的实施起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课程是近年新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型课程的开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目前,英语专业研究型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在开设研究型课程的同时,将研究性学习合理地渗透到一些学科课程之中,从而真正地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我们倡导以研究型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整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课程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它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 ,它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中。那么 ,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有哪里些异同点 ?为什么开设研究型课程 ?笔者根据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阐述异同点。一、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9.
寻找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上海市开展"研究性学习"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这种教育理念出发,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首次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突破。“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因在各学段学习程度和要求不同,分别被称之为“研究型课程”(高中)、“探究型课程”(初中、小学)和“探究型主题活动”(幼儿园)。近年来上海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探索,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落实、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生长点。2000年10月下旬,教育部在无锡召开了“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海代表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构想和做法。受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将组织编写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案和教学材料。2001年6月19日,上海市教委在大同中学召开全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成果展示会,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颁布,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仍在探索阶段,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很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全面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