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作文评语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兴趣。反思传统的作文评语,教师俨然一副“判官”的面孔,给满怀希望、渴望成功的学生一个冷酷的宣判。一个分数就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定了优劣,评语简单粗暴,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没有人情。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改得通红一片,面目全非,他们以为这是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会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改得无影无踪。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试验,并吸收其他教师的经验,探索出新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就是把人文关怀融入到评语中去,初步取得良好效果。一、注重评语艺术…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优缺点的分析、评价,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评语写得不好,可能会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果评语写的好,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批改中的评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试图从分析作文评语的特点入手,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属于学生本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和等级,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等级过低,学生往往心灰意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其次,有的教师把个人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写出的文章便成了雷同作文。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逐步萎缩,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周莉 《家教世界》2013,(9X):48-48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判断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评语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笔者认为教师应把作文评语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使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作文的评语着手。作文评语是教师指导学生的重要手段。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疼。如何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呢?教师对其习作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作文评语像春雨能萌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幼芽,似甘霖能催开鲜艳的习作之花,如战鼓能激起学生前进的动力。一、赏识性评价,让学生敢写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说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7.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情况的一种检查和判定形式,小学是学生认识和实践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的评语可以说在他们心中有相当重的份量,既能激发一个孩子的兴趣,让他爱上作文;也能打击一个孩子的兴趣,从此厌  相似文献   

8.
王新亭 《教师》2011,(34):82-82
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评改意义非凡,这一环节把握得如何,直接影响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过去,很多老师的作文评语,不是笼统机械、模棱两可,就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作文。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作文哪能不厌烦的呢?新课程标准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通过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我对初中作文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作文评价,教师俨然就像一位判官,要么简单地用分数给学生作文定了等级,要么在学生作文上写两三行毫无感情的批语就给评定优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却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改得无影无踪。在作文批改中,我一改权威性的做  相似文献   

10.
樊江春 《湖南教育》2003,(12):42-42
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不可等闲视之。笔者认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作文评语的原则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正面激励的原则。习作评价要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热情,应坚持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作文评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言。学生读后,应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从而产生对作文的兴趣。针对性原则。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一篇作文的优缺点所作的分析、指点和评价,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能在教师的评语中读出教师对自己的习作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评价,对自己的习作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既要讲求评语的实效性,又要注重评语的艺术性,使整个训练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当下作文评价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少写作过程的评价。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或者按照中考或高考的作文评价标准,或者按照自己心中的靠着长期评改形成的标准来评改,而这种评改说到底是终结性的评价,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作文是怎样获得这样的评语,为什么获得这样的评语的,在哪些方面应该肯定,哪些方面有待改进,这样也造成了作文教学的低效以及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二是评价标准抽象、甚至模糊,难于把握。中考或高考的作文评价标准是便于选拔性考试操作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若仍按照此标准,可能会造成教学的呆板,而且这种评价对写作全过程来说也是片面的,实际上,写作评价应包括写作过程评价和写作结果(即作文)评价两部分,有了过程性评价,作文的最后评价即便表述简单,也不会显得突兀、抽象。在本文中,笔者试就作文的全过程拟定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成果的综合评价,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教师的评语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好的评语对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作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拟写评语时要慎之又慎,应当努力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作文评价只注重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像作文教学会有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语言不够简洁”、“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他们对作文哪能不怕?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在这些新的写作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批改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作文评语是教师批改的重要反映。评语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恰如其分的评语能给学生更深入、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保持和提高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那么,怎样写好评语,给学生的写作以有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7.
顾德华 《快乐阅读》2011,(23):143-144
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文得失,还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注意斟词酌句,使作文评语具有准确性、针对性、侧重性、趣味性、情感性、文学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作文评语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作文评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触及其心灵,而且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教师在作文评语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就教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发下作文本 ,偶然我发现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都紧紧盯住作文的评语 ,时而露出惊喜 ,时而露出感叹 ,时而露出失望……我顿感作文评语的神奇力量。想到平时 ,大部分学生一听说写作文 ,总是无话可写 ,提不起半点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我决定从作文评语上下功夫。须知 ,教学是双边活动 ,它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过程中 ,还体现在学生“学”的活动中 ,而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是学生的作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 ,应短小精悍 ,对症下药 ,使评语起评价作用、导向作用、点拨作用、教育作用。好的评语犹如一盏指路灯、一把金…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