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是一块充满怀感的天地。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分析,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在2l世纪的今天,早已不合时宜了.  相似文献   

4.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整体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教师良好的情感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从感情上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动情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体,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通过文字再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华章》2007,(Z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波 《现代语文》2005,(3):97-98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岳玮 《现代语文》2009,(12):78-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 ,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 ,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 ,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 ,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 ,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 ,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 ;有消极的 ,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 ,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 ,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 ,情…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教学激情”。一、优化情感,自主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激起学生的情感,利用情感的力量给学生认知的快乐,促进他们的学习更深入、更持久地进行,使他们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  相似文献   

15.
周天梅 《教书育人》2000,(20):43-45
愉快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愉快为核心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主动求得全面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教学活动。愉快教学中的“愉快”属心理学情感范畴。更确切地说它是情绪。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喜怒哀乐便是情绪现象,其中“乐”即为愉快,是人类最主要的基本情绪之一。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包括刺激情境(客观事实)及对其解释、需要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就为具有情感体验的愉快教…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阀门".人一旦缺乏积极愉快的情感,智力就会处于"昏睡"状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简单地看成是传授和掌握知识,就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李成金 《新疆教育》2012,(11):123-12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宋淑娟 《职教论坛》2004,(23):35-35
课堂教学情景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丰富形象,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情景,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理解,信任等积极的情绪,教师的言行会得到学生肯定,学生呈现出乐于接受教诲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学生不冉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自觉努力地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情感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