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正> 五四时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百多年来在西欧活动过了的文学倾向也纷至沓来地流入到中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新古典主义,甚至表现派,未来派等尚未成熟的倾向都在这五年间在中国文学史上露过一下面目。”而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中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它在五四时期和三十年代形成两次“涨潮”。  相似文献   

2.
自觉地移植、吸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中国现代派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一个有特殊贡献、特殊风格的流派。 最早把象征主义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是鲁迅。1908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译介了俄国安特莱夫的小说《谩》和《默》。“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正象其它文学思潮和流派一样,纷纷介绍到中国来。鲁迅、沈雁冰、郭沫若、周作人等人或在理论上提倡,或在翻译中介绍的“新浪漫主义”,即西方现代主义。有关这方面的译介,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潮》、《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少年中国》等刊物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陶履恭的《法比二大  相似文献   

3.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现象,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王权专制、反对压迫奴役,要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性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对中国“五四”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追求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两次勃兴都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两次勃兴都是以从属的状态出现,五四时期在以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宏大叙事中,关注女性命运的呼喊依稀可辩;与五四相仿,新时期文学的女权意识也是借助个性主义和思想解放的主题得以表现的。这就相应地决定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难以形成主导性潮流,总是在边缘和角落里发出反叛和自救的“呼喊和细语”。这里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现象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与西方相比显然有着不同的产生机制。西方是由运动到思潮,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一 现代主义文学在本世纪20年代和50、60年代迎来了它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高潮,形成了一场反对西方传统文化、反对古典模式的大规模文学运动。在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尽管有着名目繁多、风格迥异的林林总总的流派,它们各自发表了许多“宣言”、“声明”、“纲领”或诸如此类的文章来宣布自己的文学主张,但都表现出一个基本的、也是十分鲜明突出的共同点:“反传统”。 从整体上看,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对西方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理性主义、以及基督教文明等等,都抱着强烈的怀疑和否定态度。2000多年来,由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人开创的雅典学派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伦理主义和理想主义,经由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特别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们的推衍发展,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拥护赛先生(科学)”、“打倒孔家店”。提出以资产阶级民主代替封建专制,以资产阶级道德代替封建道德。它的中心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它的目标是革新思想,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等各种西方思潮,成为反封建的主要思想武器。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批评流派,可算是文化批评派。所谓“文化批评派”,就是说这些批评家们在审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诸问题时,大都以西方文化思想作为理论武器,反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从思想启蒙的高度去唤醒民众,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那么,文化批评派为何在“五四”初期形成?这自然有其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以及文化自身发展的原因的。早在“五四”之前,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思想启蒙与  相似文献   

8.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先锋主义文学,或先锋派文学。它是本世纪内在西方世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流派。它已发展成为西方世界现代文学的主流在东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学流派,而是由众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汇合而成.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流派的一个笼统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契机,就孕育成《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凝聚成《呐喊》、《彷徨》这两声五四启蒙运动中最振聋发聩的巨雷。同西方启蒙文学家相比,鲁迅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中。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发展各阶段高度浓缩的社会:资产阶级刚刚同  相似文献   

11.
新文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从文学内容到形式的彻底革命。“五四”运动前夕,为了广泛宣传民主和科学,开展对封建政治、文化思想、道德伦理的批判,也必然要求在文学界上实行变革。因此,《新青年》杂志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同时,又成为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的发难者。在《新青年》杂志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以提倡白话文而显露头角,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发难者的,无疑是胡适。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化革命运动的一翼。它同“五四”文化革命一样,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立下了伟大的功劳。毛泽东同志曾对这个革命运动,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五四启蒙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提倡个性主义,将国人从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澄清有关个性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核心是提倡民主、科学与个性主义,反对伦理政治专制和盲从迷信。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所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斯文化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伦理思想既有其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其不足之处。这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考察角度,反思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密切联系。集中分析比较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借鉴西方新文艺思潮(观念、方法、技巧)的成败得失,指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构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并着眼于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现象与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多元化”现象的内在联系,对片面强调两次“崛起”和“冲击波”之差异的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最后认为,新时期文学应立足于中国自己的生活基础上,有批判地和有创造性地借鉴西方的东西,创造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二十世纪处的文化先觉者,周作人的文艺观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特点,五四时期提倡为人生的"载道"文学,后来则主张带贵族气的"言志"文学,其文艺观既受着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又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由儒家"济世"思想到道家"隐世"思想到佛家"空"苦"观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时期为我所用的原则决定了此期翻译活动对原著的非忠实态度,草率从事蔚成了此期翻译的时代空气,至“五四”时期,译者提倡直译,承认自己的作品对西方文学的仿效性,这形成了“五四”时期一代文学作者集体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核心是提倡民主,科学与个性主义,反对伦理政治专制和盲从迷信。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所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新化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伦理思想既有其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其不足之处。这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化和西方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 回溯新时期20年来的老舍研 究,反观新时期20年来的现代文学 研究,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发展与开拓。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与欧风美丽的吹拂滋润密切相关的,这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带着一种“文化偏至”的姿态,批判反对中国的一切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翻译介绍众多的西方文化、文学著作,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化与文学,因此有人认为“五四”时期构成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断层。 “五四“时期,鲁迅以“拿来主义”的姿态阅读果戈理、显克微支、夏日漱石、森…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一样,在其开始,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致力于新文化的启蒙运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为“五四”文化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多年来,不少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在评说这段历史和文学运动时,却往往因人废文,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盘否定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