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耒作为苏轼的学生,一生时苏轼都深怀敬意.他的才华,也得到了苏轼的赏识.张耒的文学创作思想受苏轼的影响极深.正是在苏轼的影响下,张磊才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学特色,并在北宋文坛上享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张耒是北宋中后期的著名作家,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盛誉。张耒的诗文作品浸染着浓浓的雅化色彩,其作品是作者高洁洒脱的胸襟气度、人格操守和审美情趣的流溢与呈现。张耒的"崇雅"意趣,深深地植根于"宋型文化"这一大的时代文化背景当中,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崇雅情趣、崇雅心态的折射和反映。笔者在此文章中,对张耒"崇雅"意趣所蕴涵的多重意蕴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张耒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论述张耒的诗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征,并将其放在典型宋调的形成期进行考察,因而显现出他与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上不同的风格特色,成为元祜诗坛上的异调。张耒诗歌创作的特色在于此,他的局限也在于此。同时分析了张耒所受苏、黄的影响以及最终没有走向苏、黄创作道路的原因。张耒诗不是典型的宋调,但随着宋诗转型时期的到来,他的诗风却得到了部分的发扬。  相似文献   

4.
在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情况下,尚存在着以秦观、张耒为代表的宗唐诗风。秦观诗明丽富有情韵,张耒诗平易舒坦,均有唐人风韵。秦观、张耒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江西诗派的不良风气,对宋诗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受其影响,南宋前期杨万里的“诚斋体”以及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诗作都带有明显的宗唐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宋诗歌向唐诗的复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国内学界开始关注艾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1990年以前,学界主要将马汉界定为军事理论家.1990年代以来,学界对马汉与其理论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扩展,马汉的角色界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身份扩展到地缘政治学家、社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然而对马汉历史学家身份却重视的不够,导致了相关史学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加世纪上半叶,学界学者们主要采用思想史、史学、文献学方法,结合中国考据方法研究禅宗。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60—80年代,中国学界的佛学研究,基本上都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哲学、史学方法。禅宗典籍的原始资料都是由古汉语构成的,虽然有若干自身创造的名词,但多数是借用传统的古语。如唐宋禅宗语录是当时口语化程度最高的文献之一,其中保留了大量方俗词。因此,方俗词研究方法是研究禅籍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一百年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学界对杨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杨慎的文学创作及其理论上。这一时期杨慎文学研究可以看做是明清时期杨慎文学研究的余绪,虽然有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但大都未能摆脱前人的藩篱。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界对杨慎的研究愈来愈全面。其中50—70年代杨慎研究相对沉寂,从70年代末开始杨慎研究逐渐得热起来,特别是80年代可以说是杨慎研究的一个高峰期,进入90年代以来杨慎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从生平与著述整理、哲学思想、文学创作及理论、古音学与修辞学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杨慎研究加以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引进苏联莎士比亚批评以来,《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形象便长期以乌托邦式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活在中国学界和社会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我国学界的独立思考研究,哈姆莱特在中国的乌托邦色彩开始逐渐淡化,脱去人文主义者的外衣,并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这种转变在中国莎士比亚学界乃至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十国时期人建立的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在历史上影响较大,中外学界都十分关注对之的研究,其研究价值和意义较大。渤海史研究始于唐,20世纪出现热潮,且取得了更大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中外学界对一些问题产生了分歧和争论。为了推动渤海史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解决新问题,现在仍然需要对渤海史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诗人张耒对当时社会现实认识深刻,一生创作了大量体现民本思想的诗歌.张耒诗歌中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与民休戚与共、为民祈天、与民休养等三个主要方面.这种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有关,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卢纶几首诗的题注有“至德”,这一直被人认作年号;由此引起对卢纶生年及诗意的误解。本文提出至德不是年号而是地名;它与池州乃至鄱阳(饶州)都有关系。文章结合这些地名的考证讨论了卢纶的生平,并对其作品作出了更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清人注释苏诗特别重视辑佚与校勘、训古与考订,诗注与诗评结合,针对性强,表现出了与宋人注苏的不同面貌;而选评苏诗则多直觉式的感悟,侧重于艺术分析,尤喜探讨苏诗的艺术渊源,比较研究是经常运用的方法。清人注释、评点苏诗繁荣的原因在于:首先,清人标举、学习宋诗,风气日渐浓厚;其次,清代考据学风的兴起与整理旧学的兴盛;再次,清代注苏诗的学学问淹博,对苏轼其人其诗推崇有加。  相似文献   

13.
雷抒雁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既具有诗人气质又具有杰出诗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与时代同步,顺应了人心与潮流,是时代嘹亮的号角,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诗讲究形象的运用,极富情感,是思想与形象、情感相溶相合的可读可诵的美诗。主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大方面来剖析雷抒雁诗歌的美感特征,以汲取他诗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歌成就在四学士中仅次于黄庭坚。其创作除了受苏轼兄弟及苏门的影响外,还善于学习前人,尤其是师法唐人,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两个层位的结合:自然清新与气韵雄拔的结合;"唐音"与"宋调"的结合。因此,张耒的诗歌在宋代诗人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乡愁是雷平阳诗歌的一个重要主张,诗人的乡愁既饱含着对云南、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又有着城市化进程带给诗人的乡愁。带有功利色彩的乡愁主张成为雷平阳诗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蒋捷生平行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著名词人蒋捷,词名胜极一时,惜今人对之研究寥寥。本文就蒋捷生平可考事迹进行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17.
西晋文学家夏侯湛的诗歌多数亡佚,结合夏侯湛现存的十首诗歌及史料中关于其亡佚作品的论述,全面考证和评述夏侯湛的三言体诗歌、四言体诗歌、五言体诗歌及楚辞体诗歌。  相似文献   

18.
雷熹平的山水诗文充满了生态审美意蕴,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他始终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摹写桂林乃至八桂大地的青山秀水,勾勒出一幅幅质朴天然而又美丽清远的山水田园风光,洋溢着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以物为友的和谐情怀。其诗语言质朴,意蕴深刻,既是对人类生态精神的守望,也是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9.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对于其外祖父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张之洞的,有说是张之洞哥哥的,而朱湘本人在诗文中也并未提及。从朱湘母亲的生父入手,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与考辨,可以认定朱湘的外祖父是张之洞二哥张文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