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激昂向上的现代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开展文化外宣的优势和条件。山东的文化外宣工作同全国一样,启动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同步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近年来,山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外宣精品,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外宣工作,对于展示山东良好形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山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积淀深厚的水浒文化、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梁山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梁山县着重突出水浒文化特色,努力拓宽外宣路子,使全县外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树立了梁山良好的外部  相似文献   

3.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势必绕不开黄河文化传播的议题。其中,外宣翻译是“引进来,走出去”文化传播背景下带领其走出去的先锋力量,可以全面展示悠久的黄河文化。纵观当前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发现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语言内错误与语言外错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应坚持外宣材料适宜和读者本位的原则,同时也应当关注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该文基于新时代背景,从黄河文化的外宣翻译现状出发,尝试对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策略进行构建,以期为黄河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新星掩去官方色彩,以民间的形式来做外宣,将外宣主旨、外宣精神以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的外宣作品是多样化的,没有固定格式,而传达的文化内涵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张楠 《对外大传播》2010,(12):47-48
在当今对外宣传领域中,随着科技不断革新,新闻与文化传播的形式与途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众多形态各异的外宣载体和成熟有效的外宣模式已为渴求让外界知晓的我们搭建起广阔的平台,然而如何整合有效资源,围绕一条主线,开展形态多样、产品丰富的外宣活动,将单纯的“新闻事件”,转化为“事件营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对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地方优势,开展特色外宣,多渠道、多层次地拓展对外宣传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西减日喀则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了将这些人文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发展优势,提高外宣工作质量,日喀则地区充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革命文化的红色故都,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我国的红色文化翻译出去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不仅为我国对外宣传、文化输出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江西红色文化传播特点及江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厘清红色文化英译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传播和江西红色文化的特点,提出拓宽江西红色文化对外译介内容选择范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合作翻译、综合采用多模态翻译模式等外宣翻译策略,以期提升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为更大范围的中国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研究提供些许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后,上海紧扣世博主题,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强世博国际影响力,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初步构建了多元融合的"大外宣"格局。世博后,上海认真学习中央外宣工作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世博外宣经验,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着力加强和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了巩固世博外宣成果,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的既定目标。一、强化主动意识,变革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成功利用大型国际活动开展外宣的成功范例,给我们留下了又一笔丰厚的外宣遗产。在这组文章中,一直战斗在世博会外宣一线的上海市外宣办对世博会的外宣经验进行了初步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外宣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对象.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的一项对外宜传工作。文化外宣不断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我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外宣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踏上自强之路的中华文明古国在新时期发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心声。外宣工作就是一项文化传播工作,但外宣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如何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这是我们外宣部门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本文试图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探析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读”与“虚构”现象,并由此确定我们的外宣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外宣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外宣工作更精彩,如何把外宣故事讲述得更生动,如何让外宣的效果更突出?这次有幸作为“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成员赴韩国进行文化参观考察,我切实地成了一名韩国对外宣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文选》中收入了小平同志与外宾的多篇谈话,是小平同志外宣实践活动的生动记录。重读这些谈话,从中把握小平同志开展外宣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外宣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外宣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化外宣翻译是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淮南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的外宣翻译进行梳理,指出其对外宣传方式和范围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国内外平行城市在地方外宣翻译上的特色模式和可取之处。在对前者概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言服务行业的特点,提出基于GILT模式的地方外宣翻译的方法和译介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画册、折页、明信片、贺年卡和影视宣传片等外宣品是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展示推介地方特色形象、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一直以来,外宣品作为对外宣传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各级地方外宣部门先后制作推出了大量的外宣品。客观而言,这些外宣品为中国走向世界、世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弘扬陕西红色文化,并对其进行外宣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在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翻译方法,译文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用外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同时,应充分考虑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扩大陕西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该文以翻译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对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进行审视,对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化是当地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民俗文化外宣在展现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该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了青岛民俗文化的概况、外宣价值及其外宣现状,探索了青岛民俗文化外宣的策略创新。研究发现,当前青岛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着外宣意识不够强、传播方式不够多、翻译资料不够足、翻译质量需提升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协同增强外宣意识、借助网络平台拓展传播手段、多举措培养翻译人才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春节过后,一个神奇的人物——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开始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活跃起来,进行签名售书、演讲、座谈。前一段时间,笔者曾对有效开展民间外宣的问题进行过初步探讨,与到访吉林的库恩博士的相处让笔者意识到,库恩正是进行民间外宣的优秀典型案例。他不是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没有宣传中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宣传介绍中国方面却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这里我想就民间外宣资源中的一种,即民间外宣人力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民间外宣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涉藏外宣工作是我党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与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分裂集团及西方反华势力开展斗争的主战场,关系到西藏的发展稳定,关系到祖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等利益,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涉藏外宣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涉藏外宣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外宣手段更加丰富,外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效果显著。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涉藏外宣主体和外宣手段相对单一,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