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通过云阳滑坡划分结果,结合滑坡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块体之间变形模型参数的差异揭示块体变形状态、变形原理和变形趋势,并为有关的应用部门进行滑坡机理探讨、稳定性评价和时空预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范彬彬 《科技风》2012,(11):170-171
滑坡稳定性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滑坡监测工程布置、防治工程设计及滑坡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确保杨柳垭变电站和当地人民财产的安全,本文对杨柳垭滑坡进行了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采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滑坡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由此揭示滑坡的长期稳定性与失稳风险.经技术、经济、治理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给出滑坡的设计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对其变形中的应力和应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需水后变形加大,因此需要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关中地区某典型黄土滑坡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为研究背景,对治理施工进行到不同工序时,滑坡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掌握不同施工环节的坡体变形基础数据,对照治理施工各时段施工工序,结合变形监测成果分析滑坡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发展规律、变形容许值,同时验证滑坡治理效果、总结黄土滑坡施工及动态监测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蕾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301+131-301,131
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滑坡与高边坡工程始终是铁路和公路建设中一个重大地质工程问题。在此结合近年来公路建设中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介绍了滑坡与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监测和防治技术。通过多年在高速公路病害防治的实践总结,根据各种病害的特点,对滑坡与高边坡病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滑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治理滑坡问题必须分析研究滑坡的特征,科学的进行分类,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与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防治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库区横跨川鄂褶皱带中段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东段,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滑坡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付家岩滑坡为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该滑坡对已建的移民迁建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智 《科技风》2011,(5):132-133
滑坡稳定性分析是评价滑坡稳定状态及有针对性选取治理措施的关键。目前有关滑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大多建立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而工程实践表明,滑坡失稳很多时候是由于滑体变形过大所致。为此,本文以印江县峨岭镇石灰溪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FLAC3D的数值模拟方法,从变形角度对该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滑坡中后部为启动段,中前部为锁固段,降雨状态下滑带塑性区贯通率达85%,滑坡整体处于加速变形阶段,需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李凌云 《青海科技》2010,17(4):59-62
本文介绍了青海扎哈公路K10滑坡的概况,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变形特征等综合分析了滑坡的性质,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浅层、中层滑坡目前处于时滑时停的缓慢滑动阶段,深层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提出了设置抗滑桩和疏排水工程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震同震变形的解耦分析对于地震反演和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4年日本新泻中越地震为例,着重探讨了通过地震前后DEM数据解耦分析获取同震变形的方法。通过假设相邻三质点在地震中经历刚体平动变形,可求解三维线形方程得到拉格朗日变形。本文提出定义名义平面和改善DEM可比性等手段使求解更为严密,并提出了适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建设情况的截止窗口,利用移动平均法处理后得到同震变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同震变形与地震滑坡分布的相关性,同震变形的垂直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负相关,水平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充分掌握了菜地沟滑坡的结构特征、边界紊件,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传递系数法,选取5个剖面计算了滑坡各个块体组合的安全系数,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群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传递系数法和Janbu法、Bishop法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2号滑坡及4号滑坡目前整体稳定系数处于1.05~1.15之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雨季)整体安全系数处于1.00~1.05之间,处于欠稳定状态,3号滑坡、5号滑坡产生滑动后,目前处于暂时稳定,在旱季可保持基本稳定,在暴雨状态时3号滑坡、5号滑坡主断面的安全系数均小于1.05,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应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自动化、选点灵活、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置与速率等优点,是滑坡监测的一种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本文结合兰坪县城南滑坡地质灾害群监测的实践,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兰坪县城南滑坡位移监测介绍GPS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对GPS的布网、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实践结果表明,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达到mm级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为滑坡灾害的预报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路滑坡是山区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本文通过对某公路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后,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和推力计算,并给出了对此公路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通过滑坡概念、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的危害及潜在的隐患,对产生滑坡的成因及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进而提出滑坡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栗雨工业园滑坡的地质背景、滑坡特征,并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结果以及滑坡稳定性反演分析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的参数指标,采用传递系数法,分不同的工况条件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防治工程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山体变形中数量多、规模大、危害严重、性质比较复杂而又具有一定规律的自然地质灾害。正确认识滑坡产生的机理、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内外影响因素,对滑坡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津仁沱滑坡是居民区浸水库岸滑坡,长期处于缓慢滑移状态,易受环境影响加速变形。研究其变形机理,分析诱发因素,并通过图解法和公式法,进一步预测塌岸可能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处于稳定阶段,仅前缘局部变形,但受綦江水位变化易诱发大范围滑移,影响范围为22-38米,处于居民密集区,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20.
彭旭东 《内江科技》2014,(4):106-107
<正>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苗尔顶滑坡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得出如下结论:苗尔顶滑坡由于其特有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以及软弱泥岩夹层的发育,在强降雨作用下使滑动面夹层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滑坡发生,最后建议加强这类降雨型滑坡的排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