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博客同行     
纪梅花 《阅读》2015,(4):42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多种路径,每位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行走,而我觉得有一种方式,可以伴随我成长的脚步一路走下去,那就是写博客。不管社会如何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如何丰富,人的精神家园不该荒芜。我和我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博客结缘于2009年。博客就像是自家的庭院,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装饰,做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更重要的是,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文字,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网络上互相鼓  相似文献   

2.
张伟锋 《阅读》2007,(5):10-11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的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  相似文献   

3.
孙菲钒 《阅读》2014,(39):26-26
<正>说起我呀,有一大特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粗心。为此,妈妈还时常叫我"马大哈"、"小马虎"。记得有一次英语单元测试,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试卷,立刻眉开眼笑——都是些非常简单的题目。我拿起笔"刷刷刷"地开始做题目,不一会儿,我便做完了。本想立刻交卷,但老师再三提醒要认真检查,我便草草地浏览了一下,然后就收起文具,静候交卷了。以后的二十多分钟里,我一直  相似文献   

4.
高烨 《阅读》2016,(Z3):42-46
小时候,无知的我傻傻地认为"生日"就是自己想什么时候过就什么时候过。那时的我是多么天真无邪呀!过生日那天,我收到许许多多的礼物,不禁眉开眼笑,指着爸爸嘲笑道:"你怎么一个礼物都没有?"爸爸听了,便嘟起大嘴,叉上腰挺起大肚子,嗔怪道:"哟!小鬼,没有礼物生气了啦?"  相似文献   

5.
自永军 《阅读》2016,(Z3):91-92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做一个"示弱"的老师,我们才会感受到学生的"强大"。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很多时候比我能干,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潜力被挖掘时,语文教学可以非常精彩。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向内看的思维品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从这一角度讲是学生促进了我的成长,是学生让我改变了自己。学生在给我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6.
管啸东 《阅读》2007,(6):28-29
我从小就爱出汗,身体总是热乎乎的,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爸爸妈妈的"小火炉"。其实"小火炉"这个外号可是我自己取的呢!那天早上,寒风刺骨,蚂蚁都能被风刮起来飞掉。我和妈妈顶着寒风上英语课。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冷不  相似文献   

7.
茆福文 《阅读》2013,(4):27-28
笔、墨、纸、砚被人们称为"文房四宝",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毛笔大声嚷道:"我的功劳是最大的,如果没有我,你那张白纸永远就是一张没用的白纸!"话音刚落,白纸就挺着柔软的腰说:"我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你们看看,墙上挂的,还有小主人用的作业本不  相似文献   

8.
在“三讲”教育第一阶段,我认真并用心地通读了所规定的41篇必读文章,作了笔记,而且基本每篇文章都写了体会,许多问题都比以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就以下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次以整风精神开展的“三讲”教育,其中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怎样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呢?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好理论。领导干部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理论素质,这是领导素质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陈艺文 《阅读》2012,(10):25
快乐是什么?是爸爸买了一个新玩具给你,还是妈妈买了一件新衣服给你。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快乐其实就是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开心起来。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因为一件事而伤心地哭了。我见了心里也有些不高兴,得想个办法让他快乐起来。于是,我便扮着鬼脸对他说:"你就是个‘爱哭鬼’,我都看不起你了!"他一听,哭得更厉害了。此计不成再生一计。这次我板着脸严肃地对他说:"男儿有  相似文献   

10.
李纳米 《阅读》2012,(12):24
以前,我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女孩:见到生人不敢说话,躲在妈妈身后;上课时即使遇到自己会回答的问题,也不敢像其他同学一样大声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现在,我是一个"人来疯"。一切,缘于那一天,从那一天开始,我被一点一点地改变。那一天的天气真好!刚下过雨,空气清鲜,小鸟在前面欢唱,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我一走进教室,老师就笑吟吟地走到我的课桌前说:"李纳米,后天下午有一个诗朗诵比赛,同学们都推选你,你可要加油呀!"  相似文献   

11.
读书拉杂谈     
本人是个不用功的人。这或许是性格使然?不知道!懒散,喜欢闲适,只专注于感兴趣的事物……人生都有目标,我却没有,或者说不明确,有的只是个大致方向,方向不错,走到哪是哪,都能满足。所以,就个人来说,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可以概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说是胸无大志也好,是座右铭也罢。在别人来看的沟沟坎坎,自己咬咬牙,挺一挺就过来了。这或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12.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而绝不能只有“一碗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给教师的建议》)在近30年的工作学习经历中,我不敢说自己就有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不停地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正值文革时  相似文献   

13.
黄小平 《阅读》2014,(Z3):22-22
<正>"我是这么渺小,我能做什么呢?"一截蜡烛自卑地说。"其实你并不渺小,你完全可以让自己高大起来。"主人鼓励蜡烛说。"我怎样才能让自己高大起来呢?"蜡烛问。"点亮自己吧!"主人说。蜡烛在主人的帮助下点亮了自己。"现在,我只不过是增加了一朵小小的火苗,我还不是那么渺小吗?"蜡烛悲观地说。"但你看到了你的光芒吗?你的光芒充满了整个房间,光芒让你变得高大起来,让你变得光彩起来,让所有看到你的人对你感激起来、敬仰起来。"主人说,"再渺小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借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阐述来尝试分析媚俗艺术中的自媚现象。自己被自己媚俗的行为感动是自媚的重要特质,其形成原因在于,主体始终处于一个"被看"的状态中,不断认同他者目光对自我的异化,始终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能够在他者观看下完美呈现的自我,并陶醉于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自我的虚无性的判断,强烈地揭示出了"我"所感动的自我本身的虚假。  相似文献   

15.
孟一凡 《阅读》2012,(10):26
爸爸是个钓鱼迷,一到周末就会提上鱼竿,找个地方钓鱼。中秋节早上,爸爸又提着鱼竿准备去钓鱼。我对爸爸说:"我也想跟着你去。"爸爸经不住我哀求,带上了我。到了河边,爸爸先用炒香的麦麸和米撒窝,然后静静地坐在河边等鱼进窝。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他才正式穿上饵料钓鱼。他就像一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的鱼浮,我看了几分钟,鱼浮还是一动不动,不由得着急起来,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钓上鱼  相似文献   

16.
这就是幸福     
丁祎欣 《阅读》2013,(Z1):41-42
我坐在电脑前,翻看着新加坡结对伙伴的照片,看着那灿烂的微笑,心中不由自主涌出一股思念,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我登录了自己的QQ,猛然间,传来"嘟嘟"的敲击声,发现结对伙伴的头像鲜活起来,我立刻点击他的头像,飞快地打上一排字:"嗨!你好!在做什么呢?"没过一会儿,他就发来了回复:"我正在上网。"我等不及这样慢吞吞的一问一答,便向他发送视频  相似文献   

17.
王秀菊 《阅读》2013,(30):28-29
读罢四篇小文,不由感叹:原来,写具体并不难!一直以来,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体,而今天的四位小作者却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年的暑假,全国各地多个城市持续高温,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咸湿的味道。吕旻静同学用亲眼所见,将天气的热具体写出来了。你看,"把一盆凉水放在地上,没过两个小时就热了。""树叶都蔫了。""马路上,如果放上一只鸡蛋,不到两个小时,就可能吃读罢四篇小文,不由感叹:原来,写具体并不难!一直以来,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体,而今天的四位小作者却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年的暑假,全国各地多个城市持续高温,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咸湿的味道。吕旻静同学用亲眼所见,将天气的热具体写出来了。你看,"把一盆凉水放在地上,没过两个小时就热了。""树叶都蔫了。""马路上,如果放上一只鸡蛋,不到两个小时,就可能吃到熟鸡蛋。"这些都是在用具体的现象来说明天气的热,这样写,就叫具体。"小狗躺在墙角下,热得不停地伸着舌头。""它也跑到门前用爪子扒门,嘴里不停地呜咽着",这多像《骆驼祥子》中具体描写天气热的一段呀!小作者爱读书,活学活用,真好!在《我的"小伙伴"》中,蔡木芷同学用心观察,细致描写,"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图,将小鹌鹑带到了我们面前。它外表可爱,又善解人意,小作者既抓住外表,又抓住心理活动,才给了我们这样具体可触的感觉!《迷人的富士山》是一篇游记,小作者吴彦川先概括,后具体。"车上的人全都有了耳鸣",这一句把感受写具体了。"锥形的富士山像个庞然大物",既写出了形状,又用"庞然大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就像草原上一匹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自由自在地奔跑。"通过联想把自己内心的那种自由自在的快活感受写出来了。正因为人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所以,才把这种感情转移到景物之中了。在《我改掉了"三歪"》中,王诗婷同学先点出有哪三歪:"歪着头,歪着本子,因此,写的字也歪。""舅舅的话说得我脸发烫,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一句具体写出了自己真切的感受,一个"恨不得"写出了自己的羞愧,这就叫写具体呀!"手、脖子、腰、背感觉酸痛",这是在具体写出自己的感觉,"三个一",具体写自己的做法。怎样把作文写具体?我们可以像吕旻静那样用事例来写具体,可以像蔡木芷那样用简笔勾勒去写具体,可以像吴彦川那样用移情的方法来写具体,还可以像王诗婷扣住内心去写具体。写具体,并不难。  相似文献   

18.
发魔     
刘祥蕊 《阅读》2014,(Z3):41-42
<正>从小到大,我的头发一直都那么柔顺、黑亮亮的,外人一见我都说我的发质真好。一天晚上,我洗完头坐在床上,妈妈坐在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发说:"我女儿的头发真好,以后可以去当发模。"我一愣,心想:啊?去当"发魔"。我不解地问妈妈:"什么是发魔?"妈妈告诉我,就是头发模特,专门拍洗发水广告的。哦,原来不是"发魔",但"发模"是干什么的,我还是不懂,又问:"妈妈,这发模……"我的话还没说完,妈妈突然把自己的辫子解下来,头往左一甩,头发也  相似文献   

19.
庄子《齐物论》历来号称晦涩难懂。在认真品读之后,笔者认为,要很好地理解《齐物论》就首先要读懂他的主旨——"吾丧我"。"吾丧我"一方面意味着"吾"、"我"有别:"吾"为本真之我,"我"为遮蔽了本真的现象之我;另一方面意味着只有通过"丧我"来才能达到本真之"吾"。"吾丧我"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通过去除"成心"而达到"齐物"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齐"。从而由遗形忘心进入到"无己"的境界,最终达到"物我合一"。  相似文献   

20.
孙占军 《阅读》2011,(6):11-12
我出生在甘肃陇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姥姥就下地劳动了.只把我自己扔在家里。饿了,我就上锅里拿块大饼,渴了,就在大缸里喝瓢凉水,困了,不知道依偎在什么地方就睡一觉。那时也没有好玩的,除了追狗打就是和泥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