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萍 《辅导员》2010,(4):19-19
宋嘉哲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他圆圆的脸蛋,黝黑的皮肤,每次都能完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刚人学时对这个孩子印象还不错。但有一件事,让老师改变了对他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高一物理是学生探索神奇的物理学世界的第一个台阶,面对抽象的概念,深奥的规律和复杂的物理现象,既感精深又充满好奇.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向老师提出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准确而清晰地解答好这些疑问,不仅能反映出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功底,体现出老师的“权威”,...  相似文献   

3.
魔方格字帖,能准确显示汉字的结构关系,并准确指示汉字笔画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结构的内在因素和组合原理,较快地掌握书写规律;能引导老师表达出具体、完整、准确地指导语言。魔方格字帖从简单的平面几何视觉着眼,以简明的动态的魔方格入手,成功地解决了对汉字结构的准确划分,对点画位置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宋叶:你好!读你们的信,是老师这些年来最幸福的事情。在山区简陋的生活条件下,你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与学生相处得那么和谐.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老师打心眼里为你高兴。但是作为你的老师,作为一个曾在人生岁月里经历过了许多风雨洗礼的先行者,在你事业即将启程的时刻.我也很想给你叮嘱几句,算是共勉吧。  相似文献   

5.
曾经向一位数学家请教什么佯的老师是好老师,数学家语重心长地说:“好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思想,更要教见识。”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为人师的不同境界。“见识”的准确内涵很难用语言表达,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共同之处是这里的“见识”一定超越了具体知识本身,它能使人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刻。  相似文献   

6.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孙爱芳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增感、教授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工具。好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听得轻松而专注。有的老师语言文雅风趣、妙语迭出,使学生于敬佩折服之中接受知识;有的老师语言准确精练、逻辑性强,使学生条理清晰地...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参加了对几所中学高三教学视导工作,十多位物理老师的授课内容都是《机械能》,从听课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师都有厚实地专业功底,能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科学地实施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激活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就无比活跃起来,能准确生动地表达精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准确、生动地摹写纷繁复杂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冯震宇 《辅导员》2010,(4):16-16
识字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而要求识记的生字多,有些字体的机构还比较复杂。因此,如何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住这些生字就成了令老师头疼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贾春环 《山东教育》2004,(26):26-27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老师在做老师,学生在做学生,能还颠倒过来,让学生做做老师,老师也做做学生呢?能。这不,我的学生就潇潇洒洒地做起老师来了,并且还蛮不错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0-92页内容。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字熟悉吗?现在老师说几件事,你们能把所听到的数学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  相似文献   

12.
作本一发放,学生最关注的是老师对自己的作的评价。这时老师的评语尤显关键,精当、得体的评语,可以使学生准确地领悟老师的批改意图,激发学生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下面几种评语的写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雷洁 《甘肃教育》2003,(1):37-38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次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一句话时,要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饱满”这个词造句。有的学生说“麦粒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扬起,两眼炯炯有神。接着,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斯霞老师接着又问:“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胸抬头,坐得端端正正。斯霞老师根据词语教学的需要,辅以自然朴素,而又准确的情态,  相似文献   

14.
当校园早恋愁煞老师和家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冷静地分析,其实,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能客观地对待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准确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早恋这道教育难题解决起来可能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5.
张维萍 《成才之路》2014,(28):45-45
前段时间,笔者到一所学校听课。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学生感到非常为难,总是不能准确地说出某个词语的意思。但是,我惊奇地发现,一个学生将课外学习资料上的词语理解抄写在书页上。毫无疑问,这个学生在课前做了准备。但是,也因此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在课堂上,词语意思的理解如此走过场,学生怎么能感悟到语言的温度呢?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词语的“生命”,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一般情况下,辅导老师与来访儿童主要通过语言交流来开展心理咨询,但儿童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很难用语言充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他们却能有丰富而真实的表现。因此,要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建构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老师要充分运用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方法与技术,而心像引导和释画技术则不失为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具体化评定,即对一个小学生的品德评定不是仅依靠几句话或一件事来说明,而是把本学期以来这位小学生所做的每件好事、品德方面的点滴进步或成绩甚至偶然发生的过错等都记录下来,归纳整理存档,老师再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总结性评语。这样具体化的评定,使家长、老师或其他同学通过这一份份具体真实的材料,就能较准确地了解本学期这位小学生的品德状况,为老师、家长制定和实施下一步的品德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次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一句话时,要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饱满”这个词造句。有的学生说“麦粒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扬起,两眼炯炯有神。接着,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斯霞老师接着又问:“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胸抬头,坐得端端正正。斯霞老师根据词语教学的需要,辅以自然朴素,而又准确的情态,使学生不仅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准确审题,明确中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行文时还要有一定的文采。而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老师一段时间的讲解带动下,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再感到无话可说,能准确审题,并在题目中就能亮出中心论点,能较好地组织材料,驾驭语言。  相似文献   

20.
汪琦 《考试》2011,(8):25-27
运用高级词汇、短语和复杂结构等,不但能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内容,同时也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基本功和驾驭能力。文章处处有打动阅卷老师的"闪光点",才能获得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