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新阐释,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针。旅游产业已被列为大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和谐发展之路。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发展“循环旅游,节约型旅游”,实施旅游“三绿工程”,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建立在资源利用率和节约型上,重视旅游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包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与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态文明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和谐的育人理念、生态环保的物质文化、包容共存的管理模式和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方面。这种融合对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对孕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大国家生态林业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林业建设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充分发挥林业建设在黔东南州中的有利地位,促进黔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生态城镇带建设。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科学准确的总体规划,将生态理念融于城市建设。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城镇带,发展绿色产业,结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生态宜居的城镇连绵发展带。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因此,首先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摆在学  相似文献   

6.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期间撰写的系列短评文集,意蕴丰富、可读性强.其中包含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新颖独到.习近平提出"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重视发挥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提出抓好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体现了推动量变向质变转化的思想;提出"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激活先进文化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作用;提出要建设"两型"社会,重视激发合适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内蕴"重点论"、"两点论"对立中相统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掌握情况,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虽然有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却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STS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其次,要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性",坚持生态自觉,形成生态文化。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理性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为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提供环境保障,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理论指导的关键环节上,认为在于能否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处理好人对自然、社会和科学实验的三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期待的迫切要求;更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要加快推进全面转型,努力形成生态文明与产业升级、城乡发展协调共进局面;要抓住重大工程建设,把握关键环节,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层次,寻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突破;要切实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要积极弘扬绿色环保理念,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苏州要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率先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却举步维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基于这样的现状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提出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提出了要求,规划了路径。同时这一思想也蕴含了"天人合一""非攻兼爱"等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2.
金明 《考试周刊》2014,(73):193-193
继科学发展观以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种更加科学性的社会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性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的论述。具体说来,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是一个以“三农”为基础性和突出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化,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生态化;没有农村的文明,也就算不上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文明”。本文立足农村社区教育的亮点现象,对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放在外在环境保护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构上面,更要诉诸内心,培养村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村民的生态伦理教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执行,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问题,制约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设专业的生态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端于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涵养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运用于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命题,和谐生态观、生态系统观、民生福祉观、绿色发展观及国际生态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家需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企业需要践行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生产力;个人需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升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邓华  杨璐 《教育与职业》2023,(14):103-107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倡导“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定位不明、育人目标不精、教学方法不新、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定位,跨越学科藩篱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精准育人目标,明晰基于学段进阶式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成长的生态文明教育手段;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视点的分层递进教育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艳 《中国教师》2013,(Z1):29-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彰显出中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文明是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指南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对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20,(1):103-106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肩负着引领绿色发展的使命责任,既要积极推进绿色环境发展、建设绿色和谐校园,更要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智力和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业文明社会理念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政府在新时期职能如何定位。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总的来说,政府在经济发展、完善政治机制、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