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文艺复兴末期以降的400年间,进步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期间,技术以一种器物的形式把进步的观念演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的提高与改善,从而迅速获得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启蒙运动的理念还未来得及完整展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并行局面快速退化为一种单纯的工具理性,这种思潮造就了十九世纪末的虚无主义与当下的犬儒主义的流行。启蒙在技术进步的掩映下,日益沦落为一种社会认知中的幻象。剖析技术进步的本质,恰是克服犬儒主义与恢复启蒙理念的唯一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自文艺复兴末期以降的400年间,进步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期间,技术以一种器物的形式把进步的观念演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的提高与改善,从而迅速获得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启蒙运动的理念还未来得及完整展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并行局面快速退化为一种单纯的工具理性,这种思潮造就了十九世纪末的虚无主义与当下的犬儒主义的流行。启蒙在技术进步的掩映下,日益沦落为一种社会认知中的幻象。剖析技术进步的本质,恰是克服犬儒主义与恢复启蒙理念的唯一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技术进步具有二重性,即技术进步一方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又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不可逆的、无法克服的生态危机。主流的或者说非生态的技术进步观将重点聚焦在技术效率上而将环境变量、生态变量排除在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在累积和放大机制的作用下最终造成生态危机。技术进步的生态逻辑就是在技术进步函数中嵌入一个生态函数或环境函数,也就是将技术进步生态目标内生化,从而建立一种通过技术进步解决生态危机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的整体内涵包括技术知识的扩展、技术性能的提高和技术效益的增加。技术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精神寄托和物质享受的同时,让人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技术进步拓展了人对于自身的认识视野,深化了对技术合目的性的理解,善待生命的思想已成为时代的主旋;技术进步促使现代经济迅猛发展,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成为必然,善待他人的理念固化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技术进步与价值准则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5.
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根本变革,这一全新的发展观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简单的生活     
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8,(12):16-37
正当我们沉浸在2008年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的时候,2009年已经毫不犹豫地把我们推向新的起跑线上。告别辉煌的过去是人类走向创新文明的起点,任何创新的起点无疑都要秉承历史沉淀的进步,时间的划定只是人类告别自己的一种方式,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点,它洞穿了的是时间,改变了的是人类生活,缔造了一种延续的文明。  相似文献   

8.
史凤省 《顽皮娃娃》2007,(11):I0001-I0002
爱是维系人类生活的纽带。是一种崇高的心理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法宝。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可以被直接而真实地感受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is a propitious time for educators to examine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ng citizens in multicultural nation stat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students must experience democratic classrooms and schools that reflect their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to internalize human rights values, ideals, and behaviors. Schools in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make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human rights ideals and behaviors because they pursue assimilationist goals that do not provide students civic equality and recogni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needs to be reformed so that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internalize human rights ideals and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新的部署和要求,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道德讲堂"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规范,从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学史上,盛唐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比较独特的,这是一群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政治目标的理想型诗人,又是一群有着深深生存忧患的苦闷型诗人,在他们的生平经历和诗歌主题中,生存忧患表现得相当普遍,这种忧患感来自于诗人理想的幻灭,情感的失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在的“反实现”因素及诗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5.
和谐道德人格是立足于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道德人格,是高校党员教师人格修养的应然目标追求。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建立一种立足于人自身精神与肉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类社会,这就要求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校党员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主体价值和行为模式上具有比一般社会成员有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念模糊,过多关注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利益等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理想信念的民族.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的思想和人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可资利用的理想信念和教育资源,可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第二课堂的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借助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金闯礼同志的《花甲年诗词草》,表露出来的对人生、对理想的热情而又坚定的追求,是对风起云涌的人生岁月的豪情壮志和艰苦实践的深情回顾,也是对60年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的艺术展现。他的抒情诗表现了对崇高理想的深挚、真切的情感,以及上下求索,无怨无悔和脚踏实地的高尚心灵。同时又充满着温馨的人情味,表现了细腻的人情美。他的游记诗把生命的流淌和大自然的美往往融为一体,以心胸的开阔,眼光的深邃,文化的丰富积淀,发现美景的奥妙之处。这样的艺术成就,确实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创新的立足点应在“创”而非“新”上,创造性是人的本性。新与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今天我们应格外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温故”、志存高远、彻底沟通的方法必定能产生出有创造力的新意来。  相似文献   

19.
<书谱>最具特色之处,便是在全文中贯穿了孙过庭的儒家审美理想与人生价值观.这种弘扬政治理想与艺术理想统一的书法家高尚完美人格的艺术观乃是孙过庭书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In reaction to Doret De Ruyter's recent def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ideals in education, I advocate cautiousness in three respects. First, I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ideals more sharply from goals by demonstrating the problems of considering ideals even approximately realisable. Second, I substantiate my doubts about their indispensability in human motivation, and question the desirability of encouraging the motivational use of ideals. Third, I question whether ideals could or should be ‘passed on’ in education,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ir non‐objective, personally created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