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作文题目的意义及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作文的中心思想。“意”是作文的灵魂,而对“意”的把握,则是通过“审题”来实现的。在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如何在精确审题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立意呢?  相似文献   

2.
“独词型”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的作文.从有无提示角度看,“独词型”作文可分为“有提示型”和“无提示型”;从话题、文题词性角度看,“独词型”作文可分为“名词型”“动词型”“形容词型”等;从话题、文题外延与内涵角度看,“独词型”作文可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独词型”作文的立意要注意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看材料及引语是否存在倾向性;二是依据文题或话题的词性确定立意方向;三是具体“独词”抽象化,抽象“独词”具体化;四是通过扩展增限制,让“独词”的主题更鲜明.  相似文献   

3.
顾好学 《考试周刊》2011,(61):59-60
很多时候.特别是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作文,这要求学生快速成文。写作文章的第一步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得分高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快速立意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意”即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清人王夫之有言:“意犹帅也。”在此。他将文章的“意”喻为一支军队的统帅,是很有道理的。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把这段话借用于作文,那么,这文章的“意”就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了。没有它,文章就黯然失神,有了它文章才神情毕现。为此,无论是平日作文或是考场作文,都应注重在立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浙江卷作文题是这样表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相似文献   

6.
田福 《教育革新》2009,(7):43-44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其实是作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健康、高尚、先进”的思想和人格,也就是“文以载道”“文如其人”。但在现代语文教育理念中,这种观点似乎脱离了时代的需要,因为它把语文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在日益频繁的社会交流中培养人的“语言交际能力”。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中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现象,我们还是有必要回过头去,从几千年优秀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寻找解决的方案。毕竟,文如其人,先有合格的人然后才会有合格的文章。为此,我们呼吁——作文教育要“目中有人”。  相似文献   

7.
意在笔先     
张国鑫 《云南教育》2001,(20):25-26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基本思想,是决定作文优劣成败的关键。一篇议论文,总是要说明、论述一个主要问题,阐述一个主要观点,全文就是围绕它讲一些有关的道理,根据一些有关的事实,来论证、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在议论文章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思想确定,就是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而立意的深刻与否,又取决于作者是否会挖掘。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多了一项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不必面面俱到。这就是要求作文写作应“小切口,深分析”。即在立意、构思、选材阶段,可以把内容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或某一个方面的“点”上。这样,作文自然就笔墨集中而专注了。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在有意降低试题的审题难度,而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阅读与基本表达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虽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但是在80%试题材料中考生均可找到立意的关键词或观点句。如2013年四川卷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平衡”;2013年课标卷的关键词是“经验与勇气”;2013年浙江卷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童心”;  相似文献   

10.
误区一:错把“话题”当“文题”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占据很大的比例。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2.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即向读者展示文章的观点。因而,"立意"在作文中非常重要。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意思是:立意是为一篇文章寻求统帅,"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帅"胜呢?  相似文献   

13.
材料作文的立意,与其他形式作文的立意一样,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所不同的是,材料作文的立意对象是所供材料,而其他形式的作文是针对全命题、半命题或话题来立意的。材料作文的立意,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写作中心,表达思想观点。“意在笔先”,就是动笔之前,根据材料指向,来确定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立意的重要性,“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作文立意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深刻。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条框、不按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题目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  相似文献   

15.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理论网页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过去,学生习作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中心思想已被框定,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素材。这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他们逐渐练就了一套奉命作文与应试作文的本领,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儿童的情趣。我们摒弃“立意本源”并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而是教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树立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借用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的观点:那就是在“小”字上做文章.在“真”字上做研究。在“趣”字上下工夫。概括起来就是要了解童心、激发童趣、培育童情、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代替他们的思想.用成人的语言去代替他们的语言,“把天真烂漫的儿童教成老态龙钟的学究。”  相似文献   

18.
高分作文     
《河北自学考试》2010,(1):52-52
本文是一篇杂感,立意符合作文材料的含意。作者选取的作文角度是“因材施教”,这个角度也透露出一些新意。  相似文献   

19.
两个渔人     
作文创新从立意中来 面对话题作文,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立意。新颖的立意,是高考作文最为耀眼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人王夫之一语点破作文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千人一面”的弊病,在作文立意上进行创新呢?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其针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角度地进行推理。如习作《水滴石穿》,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这显然缺乏新意。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就有不同的立意。我们如把关注点放在“滴”上,联想到思想方法,就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把关注点放在“石”上,联想到人的气魄和勇气,又可得出“要敢于碰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