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图书馆司空见惯的工作现象出发,发现图书馆工作对馆员来讲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惯性周期”,具体分析了“惯性周期”各阶段馆员的心理特点,并根据馆员的心理需要和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对“惯性周期”现象在管理上提出了疏导和调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隐性对抗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读者与馆员的隐性心理对抗情绪,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情报教育”的基本职能,影响到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读者的阅读激情,极不利于高校图书馆在21世纪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总结这种心理的发生、发展,及时提出补救措施,消除隐患,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4.
馆员满意六策略--高校图书馆馆长领导艺术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图书馆人本管理角度,提出了“馆员满意”策略,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馆长运用管理艺术满足馆员心理需求,使其心情舒畅,工作效率优化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针对图书馆馆员履职能力,并结合“80后”青年馆员心理素质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青年馆员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履职能力的必要途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使青年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从心理激励上进行参与管理,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履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王立国 《图书馆学刊》2023,(1):20-25+31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的情绪劳动也越来越多,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重视。运用文献分析、实践总结、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图书馆“硬件”“软件”两个方面总结分析影响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从“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中心”的视角,提出公共图书馆流通馆员情绪劳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科研究的关系角度出发,论述了“以工作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工作”的图书馆科研工作管理理念,并论述了建立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和管理机构,重视发挥女馆员科研作用等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本文阐述了当前在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紧迫性,提出了“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并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出了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胡绍军 《图书馆杂志》2006,25(7):30-32,39
本文从“马特莱法则”出发,引出了图书馆“明星馆员”的概念,在分析了“明星馆员”对图书馆的价值、图书馆打造“明星馆员”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之后,论述了“明星馆员”的塑造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而馆员的地位、尊严和切身利益却始终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本文呼吁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依“宪法”为准绳,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图书馆馆员的积极作用,做好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