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宛成伟  尹鸾 《文教资料》2011,(1):98-100
青少年时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理解.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教师重视度和学生学习意识不强造成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等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对此,提出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三大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的里程碑,它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加强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立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学生的社会责任是建立在他们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本文从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高中生物学教学与生态道德教育以及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论述高中生物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验,考察渗透式实验对中等卫校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影响.实验内容为:生态道德认知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对中等卫校《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进行分析并设计教案、找出教材中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设计生物实验和课外活动案例对学生进行渗透生态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情感和行为习惯.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是符合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代冬梅 《考试周刊》2011,(19):155-156
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是道德教育活动中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中。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功能,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生态道德意识,积极参加生态道德实践,对生态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中华民族将以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马光  高小宽  吕亚慈 《考试周刊》2014,(59):150-15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新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不相称,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关爱生命教育、社会道德意识教育融入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林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46+248-246,248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资源的掠夺越来越严重,同时产生了大量度物污染自然环境,生态危机较为突出,很有必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为了承担责任,也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战略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活动,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加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践行生态道德,显得非常紧迫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要求,更是学生自身道德成长的主观性要求。反观当前我国学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稀缺、薄弱、形式化等情形,十分令人忧虑。因此,学校要抓住生态道德教育的时点、难点和突破点,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效果的实质性突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承担应有责任。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教师可从识字阅读、语文练习、课内活动、课外实践、口语交际几个方面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主题,也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德育领域。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忽视,生态道德素质是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生态观念和汲取中华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是实现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但大多是抽象地强调其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质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对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即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和培养生态道德能力;基本要求是树立生态世界观,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重新定位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并与考研相结合,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当前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还面临着诸如学生践行生态道德意识相对淡薄、高校生态德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相对偏少以及高校生态德育评价体系相对滞后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态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认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生态伦理理念、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国情教育以及反对战争维护人类和平等方面教育学生,使青年一代自觉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利用课堂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生态体验是生态德育和环境教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研究者们进行学术自觉反思和超越的新表达。生态体验是研究者希望打开道德教育的新世界、新领域.进行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自觉创新。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偏向于一种“知性论”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伦理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的操作流程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9.
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面对当前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高校应坚持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感、人与自然和谐观、生态消费理念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从完善生态道德教学体系、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四个维度进行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张珺 《文教资料》2008,(12):116-118
本文通过对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以期引起各级各类学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审视、思考和重视,建立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网络体系,通过教育和引导.使青少年学生逐步树立起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爱护意识,养成道德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使人类在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互进互利中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