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是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又是处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名城。作为这座古城名城的党报——《苏州日报》,连续6年获得9个中国新闻奖,尤其是包括一个难得的一等奖,这在全国地市级党委机关报中创造了奇迹。2007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特别是全国地市级党报前来学习取经的同行络绎不绝,甚至有不少专家和学者称其为“苏州日报现象”。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苏州日报》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迈出如此矫健的步伐,打造出如此惊人的精品工程?在跨入2008年新年之际,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刘文洪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与其采访交流中,刘社长道出了他们连续6年获得9个中国新闻奖的“苏州日报现象”奥秘。  相似文献   

2.
一家媒体屡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是问鼎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是她致力提高新闻宣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打造优质品牌的一个里程碑。作为地市级党报的《苏州日报》连续4年获得7个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3.
一家媒体屡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是问鼎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是她致力提高新闻宣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她向名报迈进的一个鲜明里程碑。作为地市党报的《苏州日报》连续四年获得7个中国新闻奖,包括一个难得的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地市级党报之首,就是其中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作为《苏州日报》的一名年轻记者,高坡虽然从事新闻工作仅仅6个年头,却在党的新闻事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多次在江苏省和全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奖,并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二次获奖,尤其是在不久前揭晓的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一举夺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为全国惟一获得一等奖的地市级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5.
2004年和2006年度,《苏州日报》各有一篇消息稿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篇是《昆山农民刷卡看病》,一篇是《50万外来打工者参加苏州五大保险和本地人一样享受失业保险》。这两篇报道有着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调查性报道《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试点改革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新闻漫画《校长意见箱》获得三等奖,这既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一次“零”的突破,也是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历史上收获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苏州日报》不浮躁、不盲从,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从、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以做足做活主流新闻为着力点,并且潜心致力于新闻的改革与创新,使党报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苏州日报》的发行量成倍增长,现已接近15万份,2004年的广告收入也突破了1个亿。尤其可喜的是,我们在最近3年连续获得了5个“中国新闻奖”,这在全国地市报中并不多见。在这里,党报成了名副其实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调查性报道《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试点改革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新闻漫画《校长意见箱》获得三等奖,这既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一次"零"的突破,也是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历史上收获最大的一年。对改革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准确把握"大势"与"大事"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严龙 《中国记者》2022,(7):113-115
<正>地市报记者积年累月深耕一隅,也可以获得许多相对竞争优势。近年来,宁波的摄影记者在作品的提质创优上勇于探索,取得佳绩,多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当时旗下的《余姚日报》的作品《农民工子女圆梦“红舞鞋”》获得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实现了全国县市报摄影作品在中国新闻奖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徐勤 《中国记者》2012,(8):94-95
本文作者发表在地市报的副刊作品连续三年获得省级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以下这篇文章既有诀窍,也有作者对不足的思考,可资借鉴。最近三年,我有三篇副刊作品获得较高层次奖项:发表于2009年7月1日《衢州日报》的《都是"弱势群体"?》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出炉,2011年8月31日在网络、报刊上进行了公示。11家地市报及其子报选送的作品获奖,其中《日照日报》的副刊作品《陈中华:当代好记者》,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作品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日报的老总; 他,挚爱新闻事业,30余年激情不减; 他,连续10年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其中六次摘取一等奖; 从一名农村通讯员成长为一张中央大报的总编辑,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徐州日报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这既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徐州报业的一次“零的突破”,也是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历史上收获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正>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由《青岛日报》报送的《“垃圾围村”亟须“解围”》荣获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至此,《青岛日报》自2020年以来,已有三篇舆论监督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青岛日报》于2019年2月组建舆论监督部,记者们以“邱正”作为集体笔名,开启了常态化舆论监督,截至目前已刊发500余篇舆论监督报道,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营商环境、百姓急难愁盼和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11月7日,京西宾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这里举行。河北日报的评论《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作者:李忠志、张博,编者:吴宏爱)有幸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崔士鑫 《青年记者》2009,(24):60-61
西藏日报社推出的《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的一等奖。能够获得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一等奖,在西藏日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获奖作品属于完全独立采写、刊播的角度上讲,这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苏州日报》2001年9月6日上的《卡特观摩村民选举》一稿,被评为消息3等奖。这篇750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在众多参评消息中受到评委的青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篇消息是一篇现场短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重庆天气正在酷热中“冒火”。与此同时,我的一篇章也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中小小地“火”了一把,这就是发表在重庆日报2004年5月18日的时评《“越位”与“缺位”》一,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评论类)。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23日下午,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班“苏州日报”现象研讨会在苏州日报社新闻大楼召开,来自全国新闻战线的专家权威130多人在这里参观指导、讨论交流,当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苏州日报》总编辑刘文洪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包括全国记协副主席叶志康在内的所有人发现。这是一位浑身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中年人,虽然一副眼镜显现其斯文气质,但澎湃的激情还是随着爽朗不羁的笑声。从他身上每个细胞里奔涌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内容和版面上不断迈出改革新步的《苏州日报》,去年7月19日起在一版新推出的“特别报道”栏目,形成了《苏州日报》的一个亮点。虽然开栏时间不长,但从效果来说,可以看出这是《苏州日报》办报指导思想的又一次提升,是党报主动适应新形势、求变出新的一个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