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芳 《神州学人》2013,(4):16-17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这条道路是为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方向。这是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回望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田广社 《考试》2014,(4):42-43
<正>【热点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新中国60多年、近代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中实践、探索、传承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相似文献   

4.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传承。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主旋律,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宣传途径,以培育富有中国精神的国之栋梁。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主导;“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确立了更高远更具象的目标,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应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弘扬中国精神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弘扬中国精神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注重传统路径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实现中国精神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诉求、文化诉求和动力诉求。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贯通着历史、现实和未来,承载着华夏儿女期盼已久的夙愿与希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起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引领人民开创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崭新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渝追求,是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中国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道路,不走好中国道路,就无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刻理解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好中国道路,弘扬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明确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梦,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与"三个自信"具有内在统一性,应以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开辟新途径,以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理念,以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新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旖旎 《辅导员》2014,(5):43-44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它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指导思想。习主席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习主席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日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教育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应该不断加强中国梦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构建梦想校园,搭建民族精神培养的基层平台。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践行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主导;"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确立了更高远更具象的目标,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杜人杰 《文教资料》2021,(2):99-10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核心的劳模精神,指引广大劳动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奋进。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一代去接力,伟大的劳模精神需要青年一代去传承。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开展劳模精神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精神根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在地理课程中实现用中国精神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地...  相似文献   

19.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红旗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伟大中国梦的完美诠释。其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也同样是振奋时代的精神。在我们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红旗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伟大中国梦的完美诠释。其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也同样是振奋时代的精神。在我们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