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沉陵白族姑娘出嫁前,兴唱哭嫁歌。当订了婚的姑娘的父母应男方要求“放口”(即同意出嫁)之后,嫁娘便不再出外做事而深藏闺房之中,白天忙着做陪嫁鞋,准备出嫁时给新郎、公婆、男方伯叔、兄弟姐妹、外公外婆、舅父母等每人一份见面礼;夜晚唱哭嫁歌。唱哭嫁歌时,一般都请同宗的未婚姑娘三五人甚至十多人陪唱,场面十分感人。哭嫁歌有单哭唱与合哭唱之分。单哭唱由嫁娘个人在夜深人静时单声哭唱,抒发满腹心事,给父母、哥嫂和亲友们听,有时亦请声调近似的姑娘代哭。合哭唱即嫁娘与陪哭者一齐哭唱,陪哭唱人多时,亦可分成几个小组轮流…  相似文献   

2.
“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这是福建东南卫视栏目《银河之星大擂台》的主打口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做到“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的学习目标。这两句话都对“唱”作了要求,强调唱的情境状态——当众;唱的心理状态——敢、自信;唱的情感状态——有表情。要求中强调了唱的自我状态,突出了音乐学习中自我表现的重要意义,这符合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和音乐艺术的表现性。  相似文献   

3.
高岩 《语文知识》2006,(7):37-37
《赤壁之战》中有“操当以肃还付乡党”之句,课本将“乡党”注释为“乡里”.语意不确。《周礼·地官·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间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并设置有: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比长,五家下士一人。据此,“乡党”应为“乡土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4.
孔子把欢乐意识视为人生最高的心理体验,并以人生状态的忧乐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孔子的欢乐意识具有辩证性:紧张和闲暇互补、物质享受和精神愉快相统一、自强不息与乐天知命相协调。孔子的欢乐意识体现理性精神:超越物欲对象,向崇高的精神境界自我提升;强调自我调节,以礼乐精神加以节制;重视善恶之辨、君子小人之分,崇善扬德。  相似文献   

5.
赵彦 《师道》2004,(4):26-26
以往,孩子们喜欢的课是体育课,在那里可以开心的玩一玩;是音乐课,在那里可以高兴地唱一唱;是美术课,在那里可以自由地画一画……而一到语、数学课,尤其是语课,死巴巴的字,硬邦邦的词,没完没了的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部分学生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卜辞材料,运用比较的方法考察河神和岳神在殷人鬼神世界中的地位问题,共分三个部分:一、河岳神在地 系统中的地位;二、河岳神与帝神之比较;三、河岳神与祖先神之比较。本文认为,河岳神的地位不比帝神低,但比不上祖先神;就地 系统而言,河神为水神之统帅,岳神为山神之统帅,它们可为地 之代表。  相似文献   

7.
酒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人类在发展中发现了自然酒,后学会了人工造酒。歌谣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工造酒的出现,酒就与歌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依相长,这在中国文学中多有记栽。酒与歌谣紧密结合,是由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歌谣的特点决定的:酒能助歌兴,酒大大推动和提高了歌谣在民众生活中的多方面作用;歇能助酒兴,歌谣促进了酒的发展,喝酒时唱歌谣,有千杯不醉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9.
薛晖 《儿童音乐》2013,(9):54-55
例12: 《亚洲之声》由湖南省株洲市第五中学刘咏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能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了解亚洲几个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等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都喜欢体育课,在那里可以开心地玩一玩;喜欢音乐课,在那里可以高声地唱一唱;喜欢美术课,在那里可以自由地画一画……感觉真的好美、好开心、好轻松,而一到语文、数学课,尤其是语文课,死巴巴的字,硬铛铛的词,长长的没完没了的课文……学生就觉得意兴阑珊,甚至感到头疼。而语文教学又是基础教育的一方重地,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让他们从语文课堂上也找到乐趣呢?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除教学生唱歌,学习必要的读谱知识,进行琶乐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音乐欣赏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的任务。音乐教材上的歌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歌词大多具有教育性。笔者在按教材顺序教唱遍些歌曲时,不是简单地进行师教生唱,唱会即止的教学,而是结合教材渗透思想教育。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唱《布谷》、《小雨沙沙》、《布娃娃》、《秋》这些歌曲时,着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教唱《小鼓响咚咚》时教育学生关心别人,不干扰他人休息、学习、工作;教唱《多么快乐、多么至福邓寸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应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合的审计监督体系。国家审计在维护其权威性的同时不应扩大审计范围;民间审计应成为审计监督体系的主体;而内部审计应成为外部审计有益的补充。这样的审计监督体系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可以有贫穷与富贵之分;可以有忙碌和悠闲之分;可以有浪费与节俭之分。  相似文献   

14.
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贤时彦研讨变文之定义,多有从它与变相之关系入手的。许多学者甚至把二者同一化,认为只有用变相相配合的释家讲唱本才是变文。本文试从变相的创作方法、用途及其在变文讲唱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变相的含义,并由此推定它和变文并非同一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侣保军 《双语学习》2007,(8M):90-90
歌曲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机体,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它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教唱,学生学唱都应该是件十分愉快的事。传统的歌曲教唱是一遍一遍地带唱,虽然学生跟着唱了几遍到十几遍后,学会唱了,但久而之他们学习唱歌的兴趣却没有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唱一首歌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诉诸和谐共生理念,增强其合理性;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开辟新途径,增强其凝聚力;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创新教育载体,发挥其文化力作用;坚持内在平衡与外在协调相统一,健全舍力机制,彰显其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初夏时令,各色的水果仙子还没有鱼贯而入、齐整地列于水果摊前,桃暂且唱了回主角。(开门见山,主角登场;“唱”是拟人化写法,诙谐风趣,一下子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范唱,就是教师面对学生进行的示范性演唱。其目的是教师运用歌曲所刻画的鲜明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风格特点、思想感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唱歌教学中,我是分四个阶段来安排范唱的。一、在新授之前,进行“整体式”范唱所谓“整体式”范唱,就是完整地演唱新授歌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大致了解,激发  相似文献   

19.
从文章的结构看,本文共有三段。首段从大处着笔总写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分写水之清澈与湍急,突出富春江水之美。第三段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层写山之高峻挺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突出两岸高山的雄奇之美。第二层写山谷中的声响,分述泉水击石声、好鸟相鸣声、蝉声、猿声,从听觉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第三层写游人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好山好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这样的层次结构,由总到分,由景而情,角度鲜明,自然流…  相似文献   

20.
春之怀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可以让柳絮怒放纷飞。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讲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